兩天行程 收獲滿滿
http://www.hrbznlm.com 2013-12-17 10:52:41 來源:東南快報 【字號 大 中 小】
東南少通社小記者首場活動,“愛心小蔗農(nóng)”來到龍祥島甘蔗林
比賽開始了,,小記者和爸爸沖向甘蔗林
唉呀,,終于拔出甘蔗了!
快跑,,看誰搬的甘蔗多
自己砍的甘蔗,,最甜啦!
小記者家長綁甘蔗比賽,無敵隊贏了!感謝愛心單位福州晶美口腔對活動的支持(晶美口腔地址:福州市鼓樓區(qū)五四路樹兜電教大樓217號)
準備就緒,,義賣甘蔗啦!
“哥哥姐姐,,買根甘蔗吧?!?/p>
深入田間地頭砍甘蔗,,與鄉(xiāng)村里的同齡小朋友,體會了一把當“農(nóng)家小幫手”的樂趣,明白了“勞動最光榮”;
走上鬧市街頭賣甘蔗,,跟海西志愿者一起,,鼓起勇氣向路人叫賣,成為有愛“小販”,,義賣所得達2510元,,懂得了“愛心最可貴”。
盡管上周末陰雨綿綿,,冷風陣陣,,但是東南少通社小記者們的表現(xiàn)實在太給力了!兩天的行程,小記者們留下了許多讓人感動的成長足跡,。請看大記者發(fā)來的現(xiàn)場報道——
A
小記者大戰(zhàn)甘蔗林
14日上午9點半左右,,30位小記者到達閩侯縣祥謙鎮(zhèn)龍祥島,分成3隊,,神魄隊,、火龍隊和無敵隊。在隊長的帶領之下,,小記者們進入甘蔗地,。
只有一塊木板的獨木橋、犁地的大水牛,、跳躍的小青蛙……讓小記者們應接不暇,。
“把刀插進甘蔗根部周圍的泥土里,在不同的位置上,,一共做3次,,輕輕一拔,甘蔗就出來了,?!备收岬氐闹魅藙⒉蛐∮浾?、家長們示范起如何砍甘蔗。
聽完講解,,小記者和家長們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目光齊刷刷地朝向甘蔗地,只等一聲令下,。
108號小記者王彥博和爸爸一邊喊著口號,,一邊往甘蔗地里沖,父子配合默契,,讓對手們壓力陡增;101號小記者林巧雁,,雙手抱著甘蔗,途中險些摔倒,但仍然堅持接力賽;109號小記者崔成浩嫌棄用刀砍太慢,,和家長一起徒手拔甘蔗,,第一個將甘蔗運送回自己的隊伍……
最終,無敵隊以83根的成績獲得第一名,。為了獎勵小記者們不遺余力地砍甘蔗,,劉伯伯請小記者們敞開肚皮吃甘蔗。吃上香甜多汁的甘蔗,,小記者們別提有多高興了,,“這些甘蔗是我們自己砍的,吃起來當然美味啦!”
B
小記者采訪很有范
“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龍祥島,,我是這片甘蔗地的小主人劉諾楠,。”甘蔗地的小主人在小記者們享受了砍甘蔗的樂趣后,,也與大家見面啦,。她特地請她的爸爸,向小記者示范怎么種甘蔗,。
“差不多砍三節(jié)這么長,,把它橫放在地上,不能馬上蓋土……”劉伯伯蹲在地上為小記者們演示起來,。
110號小記者張浩然問:“為什么甘蔗橫著種卻豎著長呢?”
劉伯伯答:“甘蔗每個節(jié)上會有個小芽,,橫著種,芽就往上長,?!?/p>
115號小記者江子忻問:“為什么甘蔗有的一節(jié)長有的一節(jié)短?”
劉伯伯答:“這與吸收的養(yǎng)分有關,吸收得充不充沛,,會影響甘蔗每節(jié)的生長,。”
“怎么選到最甜的甘蔗?”“怎么才知道甘蔗熟了?”“為什么我們吃糖,,牙會被蟲蛀,,甘蔗這么甜,卻沒有蟲蛀它呢?”……
小記者們發(fā)揮起采訪潛力,,問題一個接一個,,劉伯伯不慌不忙,一一作答,,還不忘夸贊小記者們問題問得很專業(yè),。
當天福州晶美口腔的許鴻潔先生也帶著女兒許馨來到活動現(xiàn)場,跟小記者們一起體驗田間采訪農(nóng)民伯伯的樂趣,。小記者們的專業(yè)提問,,讓許先生很詫異,,尤其是孩子們對“甘蔗為啥不長蛀牙”的提問,更是令他哭笑不得,。有牙科專業(yè)知識的許先生,,很高興孩子們會自己惦記牙齒的健康問題。
作為給小記者們的獎勵,,許先生給每位孩子都送了一張免費的洗牙卡,。“吃完甜甜的甘蔗,,還能免費洗牙,,小朋友再也不用擔心長蛀牙啦!”領到洗牙卡的家長調(diào)侃。
“通過今天的采訪,,我知道了甘蔗削皮后,,最好不要再用水洗了,不然吃完甘蔗,,嘴會干,。”“劉伯伯說,,甘蔗甜,,但不能貪吃,一天只吃半根甘蔗最好,?!?/p>
田間采訪結(jié)束后,不少小記者們圍聚在一起,,討論起他們當天學到的新知識,。
C
小記者誦詩引呼應
緊扣甘蔗主題的田間親子賽與田間采訪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后,逐漸彼此熟悉的小記者們,,就在如青紗帳般的甘蔗地邊上,,玩起了小游戲。
甘蔗地的小主人諾楠小朋友,,也大方加入了小記者們圍聚起來的大圓圈,,跟小記者們一起玩起了“梅花朵朵開”的游戲。
小記者們圍著圈,,手牽手,,一邊轉(zhuǎn)圈,一邊念著“梅花梅花朵朵開,,開幾朵?”,待被他們圍在中間的阿秋姐姐隨機說出“朵數(shù)”后,,小記者們就得按著數(shù)字,,迅速抱成一團,,不能多一個,也不能少一個,,否則就要受罰,。
你瞧,在阿秋姐姐答出“5朵”時,,現(xiàn)場就出現(xiàn)“搶人大戰(zhàn)”和“推人大戰(zhàn)”了……有5個小記者抱住了扣子,,組成了6人團,不幸要“出局”一位小記者受罰了,。但這組小記者們都很有愛,,大伙沒有推卸責任而是友愛地圍聚在一起商量,要選一個最有才藝的小朋友出來表演節(jié)目,,做拯救其他人的大英雄,。這不,102號小記者梁梓默表明自己可以表演“背詩”后,,他就成了拯救這組小伙伴的英雄了,。
一首《古朗月行》在梁梓默抑揚頓挫的誦讀聲里,就讓大伙從歡樂的游戲時光里“穿越”到了月朗星稀的古詩意境中,。其他會念這首詩的小朋友,,也被吸引了,跟著一起誦讀起來……
一時間,,田野里詩聲瑯瑯,,連田里的大水牛也配合著,長長地“哞——”了一聲,,來為孩子們助興了,。
D
小記者變有愛“小販”
“買點甘蔗吧,特別甜的甘蔗……”12月15日,,寶龍城市廣場上不時地響起小記者們義賣甘蔗的叫賣聲,。
121號小記者江浩謙第一個來到甘蔗售賣點,拎著裝好甘蔗的袋子,,穿梭在人潮中;
8歲的海西小志愿者吳昕怡,,在大家還沒有賣出一根甘蔗的時候,她成功說服一個老奶奶捐出100元善款;
103號小記者鄒乙檑跟好朋友130號小記者何予,,舉著家長連夜趕制出來的愛心義賣甘蔗的宣傳牌,,繞了大半個廣場,收獲了滿滿一箱的愛心款,,成了這天義賣小記者中,,分工最明確、最團結(jié),、收獲愛心款最多的一組小記者;
115號小記者江子忻用自己招牌式的微笑,,成功義賣了145元的甘蔗,,盡管中途被商場的保安斥責,受了說不清的委屈,,但是她沒有退縮,,仍然堅持在雨中賣甘蔗;
108號小記者王彥博當天上午一上完鋼琴課,就急匆匆趕到義賣現(xiàn)場,,加入了義賣行列,,迅速融入到已經(jīng)組好隊的小記者隊伍,頂著雨來回跑了很多趟,,雖然來得晚,,他卻賣得很快;
當天義賣小記者中年齡最小的107號小記者王鑫蕊,在媽媽的守護下,,一直站在人行天橋上,,賣力地向路人推銷自己手上的愛心甘蔗,小家伙可愛又嘴甜,,招攬到了不少顧客;
101號小記者林巧雁和105號小記者童昕,,表現(xiàn)也很棒,尤其是這兩位小記者的家長,,一直在愛心義賣的帳篷里,,賣力給義賣的小朋友砍甘蔗、削甘蔗,,衣服都濕得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了,,他們也顧不上擦一擦;
海西志愿者阿杜、陳振興,、鄭興和,、鄭周、高瑜璟等,,更是早早冒雨趕到義賣現(xiàn)場,,為小記者們搭好了義賣帳篷,搬來了前一天小記者們自己從田間砍回來的甘蔗;為了給義賣的小記者們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海西志愿者的叔叔,、阿姨們做了一次最累、最繁瑣的志愿服務工作……
雖然天氣不給力,,但最后經(jīng)過小記者,、家長和海西志愿者的共同努力,這天義賣收獲了2510元善款,。該筆善款接下來就會由本報記者帶領小記者們,,一起送往山區(qū),為山里的小朋友圓一個新年愿望,。
在本周兩場活動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小記者,,則有機會代表其他小記者,把通過勞動換來的善款,,親自送往山區(qū)小朋友手中。
本報記者寇思琴陳菲陳偉/文本報記者柳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