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運動先驅(qū)——林祥謙
http://www.hrbznlm.com 2018-04-16 09:48:12 來源:福州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在福州市區(qū)南郊的閩侯縣祥謙鎮(zhèn),一座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背倚青山,,面朝一江碧水,。蒼松翠柏環(huán)繞間,,陵園大門處矗立著一座花崗巖石雕砌成的塑像:一個青年工人站得筆直,,泰然自若,,雙手抱于胸前,,目光堅毅地望著前方,。
他,,就是工人運動的先驅(qū)林祥謙烈士。95年前,,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最高潮——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中,,林祥謙血灑大地,英勇就義,。
拾級而上,,莊嚴肅穆的林祥謙烈士紀念堂出現(xiàn)在眼前。一件件珍貴的歷史照片,、烈士遺物和歷史文字資料,,把參觀者帶回了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
1892年,,林祥謙出生在福州閩侯的一個貧農(nóng)家庭,。1906年,年僅14歲的林祥謙進入馬尾造船廠,,成為一名學徒,。他聰明好學,,很快掌握了鉗工的技術。1912年,,林祥謙進入京漢鐵路江岸機車車輛廠當鉗工,,1913年轉(zhuǎn)到工務修配廠當鐵路工人。當時,,京漢鐵路是連接華北和華中的交通命脈,,有重要的經(jīng)濟,、政治和軍事意義,,鐵路運營收入是軍閥吳佩孚軍餉主要來源之一。
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后,,在工人中進行廣泛而通俗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宣傳教育,。在這段時間里,林祥謙逐步接觸到進步思想,,受到很大的啟發(fā)和教育,,開始走上革命道路。不久,,他擔任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干部,,并于1922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被推選為京漢鐵路總工會江漢分會委員長,,領導鐵路工人與帝國主義,、封建軍閥進行堅決斗爭。
1923年2月4日,,京漢鐵路2萬多工人舉行大罷工,,1200公里的鐵路頓時癱瘓,總工會對外發(fā)表宣言,,并提出了維護工人權益的五項條件,。大罷工引起了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恐慌。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吳佩孚調(diào)集兩萬多軍警在京漢鐵路沿線殘酷鎮(zhèn)壓罷工工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
2月7日,,林祥謙不幸被反動軍閥,、湖北省督軍府參謀長張厚生逮捕,捆綁在江岸車站的電線桿上,。軍閥用刀砍向林祥謙,,逼他下令復工。在屠刀面前,,林祥謙堅貞不屈,、視死如歸,,斷然拒絕復工,獻出了年僅31歲的生命,。
1928年,,黨組織派人幫助林祥謙烈士的妻子陳桂貞運送烈士棺木回到家鄉(xiāng),草草掩埋在閩侯縣枕峰山下,。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紀念林祥謙烈士的豐功偉績,黨和政府決定在烈士的家鄉(xiāng)枕峰山西麓建造陵園,。1963年初,,陵園完工并對外開放。
(新華社 記者 陳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