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深山有座“輪船厝”
http://www.hrbznlm.com 2018-08-07 11:20:16 來源:海峽都市報 【字號 大 中 小】
輪船厝在小目溪旁,,群山環(huán)抱
房子的外形酷似艘輪船
岳王偉所處的位置,是當年的發(fā)電廠
外墻雕著一只鯉魚,,通屋內洗手池
屋內的洗手池當年堪稱豪華
閣樓上部設計精巧,,下部是可收攏的百葉窗
海都訊 在閩侯竹岐鄉(xiāng)上塅村,有一條閩江的支流小目溪,,溪邊有座外形酷似輪船的老厝,,當?shù)厝朔Q之為“輪船厝”。在老一輩村民眼中,,這座有80多年歷史的老厝,,曾經顯赫一時,又有傳奇色彩,。日前,,海都記者走進上塅村,尋訪“輪船厝”的風云故事,。
厝內有湯池外墻可“鯉魚吐水”
車到上塅村半嶺自然村,,一入村內,就看到小目溪的北岸立著一棟磚木石混合結構的雙層老厝,。房頂鋪著青瓦,,兩側臨水,房子外形酷似一艘輪船,,地基高約2米,,均是由鵝卵石鋪成,這就是“輪船厝”。
老厝現(xiàn)在的主人岳王偉說,,這棟老厝修建于1937年,,修建者是他的祖父岳世欽,又名岳嵩,,80多年的時光里,,歷經多次臺風、山洪,,依舊無恙,。隨后,在岳王偉的帶領下,,記者進入老厝內部。
老厝分為上下兩層,,由船廳,、船尾兩部分組成。樓下船廳長約8米,,船頭,、船尾正中磚墻各開了一個木窗,左右兩側開有四個木窗,;二樓的船廳兩邊墻面設有推提木板窗,,下設推拉條窗,全部打開,,迎面而來的就是呼呼的江風,。
在樓下船廳內,記者看到地面有一個方形池子,。岳王偉說,,這個是供人泡澡的湯池。在湯池旁邊的墻面上有兩個洗手池,,一個池子下方雕著牡丹,,寓意“花開富貴”,另一個洗手池下方雕著一只錦雞,,寓意“前程似錦”,,而兩個洗手池的出水通過墻體后,在外墻雕著兩只鯉魚,,水從鯉魚嘴巴流出,,模擬的是“鯉魚吐水”的情景。
岳王偉說,,在輪船厝閣樓南側有一門,,建有一個木構橋廊,直接連接到旁邊同期建設的祖厝,但橋廊已損毀,。
祖上跑船經商還購發(fā)電機供電
在輪船厝外墻四向,,分別用墨書“嵩”、“艇”二字,,所以老厝又被稱為“嵩艇”,。為何在深山的小溪旁,會出現(xiàn)一座輪船厝,?
當?shù)卮迕裾f,,小目溪的下游是金水湖、閩江,,民國時期,,大量通過閩江運來的物資,在纖夫們牽引下,,順著小目溪畔逆流而上,,到了上塅地區(qū)后,地形變陡,,纖夫難以再往上牽引,,就在上塅地區(qū)分散。因此,,民國時,,上塅是閩侯重要的水上物資集散點。
岳王偉說,,得益于水運的便利和商業(yè)的發(fā)達,,祖父岳世欽的父親洞察到商機,常年跑船經商,,曾到香港等地從事對外貿易,,積累了豐厚的資本,為修造“輪船厝”打下了基礎,。而岳世欽畢業(yè)于黃埔軍校,,在民國時期,顯赫一時,,曾參加過抗戰(zhàn),。他交友甚廣,常在輪船厝里招待政界和商界的朋友等,。
不過,,輪船厝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水力發(fā)電。
岳王偉說,,輪船厝的旁邊,,其實還有一個水車,,1937年5月,岳世欽購置了1臺3千瓦發(fā)電機,,創(chuàng)辦了閩侯縣第一家水力發(fā)電廠,,年發(fā)電量約5000千瓦時,而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閩清,、連江、羅源,、閩侯四縣的電力裝機容量僅42.2千瓦,。這座小小的輪船厝裝機容量占當時四縣總量的十四分之一。白天,,發(fā)的電用來碾大米,,晚上供給周邊村民、商家照明,。
如今,,上了年紀的村民,對當年的“夜景”至今還有印象,。(海都記者陳恭璋/文王浩志/圖 實習生林晨通訊員陳建鋆張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