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一種景致
http://www.hrbznlm.com 2020-08-28 17:04:06 來源:福州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福州人大多知道或游覽過五虎山的。我居于省城近半個世紀,,雖自認為熟知五虎山,,卻仍然不識此山真面目,。于是,擇一陽光之日再次登山,,除卻那巍巍“五虎”之外,,尋覓別一種風景,。
越過岐尾行政村,、又橫穿黃土邊的小村寨,山形山勢步步高,,樹影斑駁,、修竹婆娑,盡顯青山風光,。在登臨五靈巖寺的級級臺階上,,視野所及,間雜著小樹林與灌木叢寬闊闊的山野上,,有太多巨型的落石不規(guī)則地朝天而臥,。據(jù)山下鄉(xiāng)親說道:這許許多多的石塊,都是五虎山上歷經千萬載,,以至億萬年風雨的侵蝕,、雷電的沖擊后風化掉落的。無數(shù)個年代,,曾掉落了無數(shù)的石頭,。有人說:在落滿石塊的山嶺相對應的星空上,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或許就有多少石塊,,不無夸張。太遠古的落石,,似無從考證,,但近在數(shù)十年內的落石卻有記載。說是39年前,,即1981年的一天,,曾在岐尾虎頂上驚天動地墜落一巖,大如一間房屋,;又在1983年元月13日的子夜,,五虎山上狂風驟起,如山呼海嘯,,隨之一聲巨響,,此時那刻仿佛山崩地裂,緊隨其后便是大地地震般地搖晃了數(shù)秒鐘,。之后,,聲銷風息,,天地回歸寂然。翌日,,因被驚愕而半宿無眠的村民,,不約而同地登山察看是否天塌多寬、地裂多深,?一看究竟后,,眾村民喜在心間、笑掛臉上,,面向五虎山合掌稱謝,。原來又是一方重達200多噸的巨石從山頂?shù)摹疤炻贰睗L落,落石原本不奇怪,,奇就奇在此石神謀化力般坐落在史上飛落的兩巨石之間,,天然地形成一方石門,給五靈巖寺院平添一景,。天造地設,、世人見之無不稱奇。
盡管無數(shù)次滾落飛石,,卻從不傷人,,只忙于給叢山與峰巒造景增色,凸顯五虎山之靈之神,。不知何年何月,,山上崩下一巨石,朝天的石面上凹有一水臼,,無論天旱天雨,,臼中之水既不溢也不干。雖然岐尾人稱其為腳桶石,,但誰也不敢在水中洗足,,一任石上水平如鏡,風雨不驚,,歲月從容,。此類神奇之石,山中知多少,?石上既然存水,,石中又可有藏金?疑惑中上下求索,。一石一景,,景中有秘,莫衷一是,,眾說紛紜,。
又說山中多個山巒深有流泉,,且不知源頭何處?虛無縹緲,、撲朔迷離,。往寺院走,果見一眼清泉,,流于懸崖環(huán)峙,、古樹婆娑、寧靜清幽,、依巖而建的寺院一隅,。其源或是從高山厚土中涌出,,再歷經九九八十一彎,,最終在此處溢流。細水卻是長流,,千年不涸,,無論日月星辰,齊旋躔度怎樣運行,,滴泉淌水于分分秒秒,。古寺中的僧尼在滴水下置一桌面大小、可存數(shù)擔水的石臼,。石臼中的水永遠是滿的,,雖然日夜流溢,卻總也不濕鞋,。據(jù)說古寺常有信眾聚集,,一擺十幾桌素食齋飯,所用之甜泉,,就在此取之不盡的石臼中舀出,。
泉為神秘之泉,水是清甜之水,,山中洞穴呢,?知多少?深幾許,?似無從考究,。相傳古時,有一樵夫攀上岐尾虎山伐薪,,見一草叢長于一幽幽葛藤洞口,,好奇中,用挑柴扁擔伸入洞中,,想一探此洞深淺,。扁擔卻不慎從手中滑落,,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再尋回,。一段時日后,,卻神話般被一位捕魚的漁夫在浩浩烏龍江水中打撈上來。因扁擔上刻有姓名地址,,于是輾轉托人送回,。高高的岐尾虎山峰中掉下一扁擔,竟然迂回曲折地落在烏龍江中,,其洞之深之遠,,實難想象。據(jù)說后來有探險者在岐尾虎山峰中尋覓掉扁擔之洞,,居然杳無蹤影,,只在岐尾虎山中留下一片疑云、一縷疑霧,。誠然,,這或許只是一個傳說,卻也借此告知世人,,岐尾虎山乃至一整座巍然的五虎山上,,幾多秘境,幾多神奇,!
五虎山下的落石,、流泉、洞穴,,天然地形成別一種風光和景致,。
推不走、搬不動的岐尾虎山,,巖石下晨鐘暮鼓的五靈巖寺,,以及落石遍布的五虎山麓,仿佛成了祥謙鎮(zhèn)各村的后花園,,以及整個閩侯,,以至福州城的一大風景區(qū)。
?。ǜV萑請?記者 李治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