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閩侯】這個隱秘在閩侯深山的神秘古厝,,歷時59年才建成,!一磚一瓦間全是故事!
http://www.hrbznlm.com 2018-10-12 15:18:21 來源:遇見閩侯微信公眾號 【字號 大 中 小】
如果說,,一座城市有生命的話,,那么它重要的價值便在于:這個城市所承載的回憶,就是城市所記錄的歷史,。
而作為八閩首邑的閩侯,,除了自然風光無限好之外,還有許多歷史古跡也值得我們游玩品鑒哦~
今天,,跟著小編一起走進白沙新坡村,,探訪江氏古民居,欣賞古民居精妙的建筑格局,、精湛的雕刻藝術(shù),探尋其身世來歷謎題,。
▲攝:陳建鋆
提起單體古民居建筑,,大多數(shù)人想到的是全國最大的古民居——閩清宏琳厝,卻不知在閩侯新坡村坐落著一座建于乾隆初年(1736-1795)的江氏古厝(又稱永奮永襄厝),,它占地一萬多平方米,,歷時59年才竣工,,比宏琳厝還要“年長”59歲!
▲攝:小金瓜
▲攝:林明秋
選址考究 堪稱“風水古厝,,鄉(xiāng)野奇葩”
古厝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左龍山,,右虎山,,溪水從門前流過。嚴格地根據(jù)福建地區(qū)“門前有水,,財源滾滾”,,“朝向正南,人丁興旺”的民居選址風俗而建,。
▲攝:魚由魚
走進古厝,,巨石條鋪設(shè)的地面,布局嚴謹?shù)闹髯?、前后廂房,、前后回?.....真是“庭院深深深幾許”。這些房子是當?shù)厝私缞^,、江永襄兄弟建造的,,前一座是哥哥江永奮的,后一座是弟弟江永襄的,。幾百年來,,他們的子孫后代就在這里繁衍生息。
精美的重檐攢尖八角半邊亭,、可以擺下100桌酒席的廳堂,,乃至隨處可見的精美雕刻,都在講述著一對兄弟用了近一甲子時間修建這座宏大建筑的傳奇,。
▲攝:陳宗興
▲攝:小金瓜
精雕細刻讓人驚艷 建筑不亞三坊七巷
歷經(jīng)風雨飄搖,、歲月淘洗,江氏古厝其實早已失去了富麗堂皇的色彩,。然而,,宅院內(nèi)的木雕,無論是插屏,、門窗,、格扇,還是外露的斗拱,、梁枋,,無不展現(xiàn)出高超的雕刻藝術(shù),堪稱古代木雕刻藝術(shù)館,。
▲攝:陳建鋆
從雕飾的內(nèi)容來看,,有人物故事,、飛禽走獸等,雕刻技藝有線刻,、影刻,、浮雕等。而各進馬鞍墻上都裝飾著壁畫,,雖然經(jīng)歷兩百多年的風雨剝蝕,,墻上的壁畫顏色依舊清晰可見。
▲攝:魚由魚
其中,,最為出彩之處當屬院內(nèi)的書院,。書院是一座雙層木質(zhì)結(jié)構(gòu)閣樓,曾是江氏子弟讀書研習之所,。二樓長達數(shù)十米的美人靠異常精妙,,被視為鎮(zhèn)厝之寶,上面雕刻著108組形態(tài)各異的人物,、花卉圖案和吉祥文字飾樣,。
▲攝:魚由魚
藝術(shù)民俗并舉 古厝迎來新生
近幾年,隨著鄉(xiāng)村旅游的火熱,,江氏古民居也從原來的“遠在深閨人未識”,,逐漸成為市民喜愛的近郊游目的地之一。每年的3-4月油菜花開之季,,金燦燦的古民居油菜花田就能吸引數(shù)萬名游客前來“賞花看厝”,。
▲攝:任奇志
▲攝:小金瓜
而古厝中的兩大未解謎團,更是引來眾人爭相趨附,、前往:一是江氏兄弟世代務(wù)農(nóng),,興建此龐大“豪宅”的財資從何而來?二是那些體積巨大的建材是如何運進深山,?
▲攝:小金瓜
時間的長河帶走了芳華,,卻帶不走文化的內(nèi)核。那一座座或偉岸或精致的古厝,,猶如一顆顆寶石,,永遠閃耀著掩蓋不住的光芒??靵磉@個會講故事的古民居走走停停,,看看它的年歲,聽聽它的故事,,感受它的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