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新聯(lián)
http://www.hrbznlm.com 2019-05-16 15:03:32 來源:福州晚報 【字號 大 中 小】
□地名掌故
閩侯新聯(lián)村轄合浦,、嶺東,、垱上三個自然村。舊社會,,這三個小自然村不滿大自然欺負小自然村,,于新中國成立初期向上反映,,要求三個自然村組成一個行政鄉(xiāng),意謂新的聯(lián)合,,得到區(qū)人民政府支持,,誕生了新聯(lián)鄉(xiāng)。新聯(lián)鄉(xiāng)從誕生至今不變其名,,不變轄村,,后于1958年左右改鄉(xiāng)為大隊,1984年左右改大隊為村,。新聯(lián)村坐落在大樟溪西北岸,,東至江口村,西至桐南村,,南至堯沙村,,北至南井村,主姓黃,、李,。
嶺東自然村,曾名嶺兜,,黃姓居地,。坐落在厚祺嶺之東,,故名。背枕厚祺嶺,,前擁一片良田,,河浦交錯,池塘星羅棋布,,風光旖旎,。村后山上的響靈巖、雄雞巖,、狀元帽石,、五蟹落洋、韓信點兵等諸勝羅列有序,,鄉(xiāng)間的尚書第,、黃湜故居、黃鎬題刻等古跡猶存,。今有黃鎬,、廬隱紀念館。該村地靈人杰,、人才輩出,。明朝有官居戶部尚書黃鎬,是南嶼歷代最大一個官員,。其有功于朝廷,,父黃徽、祖黃福都御賜尚書,,有“三世尚書”之美譽,,風光一世。黃鳴石,,明代進士,,為官清廉,受奸臣陷害,,金頭御葬,。而黃鎬、黃淮,、黃湜,、林賓,為朝廷頒旨的“忠廉節(jié)孝”而飲譽榕郡,,成為南嶼文儒之村,。民國時,黃英筆名廬隱,是五四運動時期文壇巨匠,,與冰心,、林徽因同為福州三才女之一。其作品等身,,聲名遠播,。該村出產(chǎn)的水蜜桃飲譽南港,皮薄汁甜,,果肉潤滑,,食之回味無窮,他村無可與其比也,。
合浦自然村,,曾名下浦,李姓居地,。位于南嶼之東,,左連江口村,右鄰嶺東,,前向堯沙村,,后接南井村。蜆江支流回村而過,,當浯江和蜆江漲潮時,潮水在合浦橋下相匯,,形成兩頭漲,,故名合浦。而兩江潮水相撞激起的浪花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猶如一串串珠鏈,,故又有珠浦之謂。村頭的合浦橋始建于宋末,,攀附橋墩的那株榕樹,,長須,謂騎橋榕,,十分奇特,;長在橋堍兩側(cè)的榕樹,一株結(jié)籽,,一株小巧,,恰似母子。三株榕樹猶如一家人,。它們枝干盤纏,,縱橫交錯,滿目青翠?!膀T橋榕”下建有小廟,,供奉閭山大法院方、沈兩位師公,、仙師,,護佑鄉(xiāng)鄰,香火不斷,。傳說明代尚書黃鎬進京赴考,,路過此橋受神明點化,得中進士,。該橋現(xiàn)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合浦村民擅長農(nóng)事,生產(chǎn)的荸薺粒大汁甜,、皮薄肉厚,,備受里人青睞。
垱上自然村,,曾名玉墩,、黨上、謠昆境,,黃氏居地,。早年是一片湖泊,后干涸展現(xiàn)土墩,,故名,。村內(nèi)河港交錯,塊地環(huán)水,,房屋隔江相望,,房前屋后多栽荔枝、龍眼,、橄欖,、枇杷等果樹,收入頗豐,。村前的白嶼橋是南嶼最長最大的石梁橋,,長80米,寬2.2米,,兩側(cè)置石欄桿,,橋墩用花崗巖條石壘筑,有長方形墩與船形墩兩種,,驪水七道,,橋跨白嶼港上。橋畔明代有大王廟書齋,出尚書黃鎬與順天知府強滿,。
(作者 柳振土)
?。ㄈ墓?06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