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鎮(zhèn)一孝廉丨閩侯厚美村:重孝悌,、知廉潔,,傳承良好家風
http://www.hrbznlm.com 2019-10-18 16:14:44 【字號 大 中 小】
據(jù)張氏家族的后代子孫介紹,,建造者張大本是一位鄉(xiāng)紳,治產(chǎn)經(jīng)商,,勤儉致富,,熱心公益事業(yè),其家族清代一門五舉人,。張大本從一破產(chǎn)果農(nóng)手中購入果園后,,砍了果樹作為宅基,建起了這座巍峨大宅,,面對旗山金星尖峰,,背靠鼓山層嶺疊嶂。張大本立志高遠,,曾在位于祖宅“大本厝”北面的“環(huán)翠樓”設館收徒辦學授業(yè),。聘請名師、購買書本,、廣收弟子,,還接濟農(nóng)家貧困學生。張大本親力親為傳道,,授業(yè),,解惑。在“環(huán)翠樓”辦學之后,,還每年捐贈二十擔谷子作為教育基金,,并帶動鄉(xiāng)間富有人家和有識之士解囊,為鄉(xiāng)村的教育事業(yè)盡一份力,,盡顯禮孝風采,。近年來,厚美村在推進孝廉文化建設中,,秉承優(yōu)良家風,,教育族人向?qū)W習先祖遺風。許多慕名而來的參觀者也被大本厝宏偉壯觀的古民居所震撼,更了解了張氏家族的孝廉家風,。
現(xiàn)在
讓我們一起走進閩侯縣厚美村大本厝
感受張氏家族源遠流長
傳承孝廉的良好家風
大本厝
大本厝由張大本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建成,,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坐東向西,。歷經(jīng)160多年風霜雨露,,至今仍保存完好,2006年11月,,被列為閩侯縣文物保護單位,。
大本厝是張氏族人生活居住、宗族活動的場所,,同時也是閩侯縣民俗文化,、孝廉文化傳承基地。
五子登科
皇帝欽賜牌匾
大本厝中座大廳的正梁懸掛著一塊清代牌匾,,紅底,、漆金、陽刻楷書“誥命”二字,,四周框以浮雕漆金花卉圖案,,兩邊鏤雕漆金雙龍。據(jù)了解,,這塊匾是由清同治皇帝欽賜的,。
事因張氏五子登科,,同治皇帝為褒揚此書香門第,,便特制此鍍金盒匾賜予張大本一家,。這一象征著榮耀的牌匾道出了張氏家族的悠久歷史與光輝的世家文化。
遵照張大本遺訓,,張氏后人對大本厝愛護有加,,先后對其實施三次修繕。大本厝中懸掛著張大本及張氏歷代先祖巨幅畫像,,以此激勵后人傳承孝廉家風,。
行仁義事
存忠孝心
大本厝大廳懸掛一幅朱子名句楹聯(lián):“行仁義事,存忠孝心”,,字體蒼勁有力,正氣凜然,。這既是張大本一生為人處世的寫照,,也是張氏族人代代相傳的家訓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