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縣委書記,,一直在總書記心中
http://www.hrbznlm.com 2024-10-16 20:28:07 【字號 大 中 小】
10月1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考察了陳城鎮(zhèn)澳角村、谷文昌紀念館和關帝文化產(chǎn)業(yè)園,了解當?shù)赝七M鄉(xiāng)村全面振興,、傳承紅色基因和加強文化遺產(chǎn)保護等情況,。
屏山君第一時間認真學習中央媒體刊播的新聞報道,,特別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谷文昌紀念館,,他曾經(jīng)多次在不同場合對谷文昌同志給予高度評價。
2001年7月15日 在山調(diào)研
‘’谷文昌同志生前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回答了‘參加革命為什么,,現(xiàn)在當官干什么,,將來身后留什么’的問題。他不僅是縣委書記學習的榜樣,,也是所有黨員,、干部特別是我們各級領導干部學習的榜樣!"
2005年1月17日 文章《“潛績”與“顯績”》
“河南林縣的紅旗渠,,是幾代干部群眾艱苦奮斗的結果,;福建東山縣的縣委書記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敬仰,是因為他在任時不追求轟轟烈烈的‘顯績’,,而是默默無聞地奉獻,,帶領當?shù)馗刹咳罕娡ㄟ^十幾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孫后代的防護林,,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2014年11月2日 在福建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
福建這片熱土孕育了許多先進人物,,谷文昌同志就是一個,,我多次提到過他的事跡。他在東山縣工作了十五年,,帶領全縣人民拼搏奮戰(zhàn),,把一個荒漠化的孤島變成半島,并建成了海上綠洲,,使群眾擺脫了世代逃荒要飯的苦日子,,也為后來的發(fā)展打下了基礎。谷文昌同志的事跡同焦裕祿,、楊善洲同志的事跡一樣,,展示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和一名領導干部的堅強黨性、遠大理想,、博大胸懷,、高尚情操。
2015年1月12日 在中央黨??h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
我經(jīng)常提到五六十年代福建東山縣縣委書記谷文昌,,他一心一意為老百姓辦事,當?shù)乩习傩辗昴赀^節(jié)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
2015年6月30日 會見全國優(yōu)秀縣委書記時的講話
焦裕祿、楊善洲,、谷文昌等同志是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縣委書記要以他們?yōu)榘駱樱冀K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努力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干部,。
今年是谷文昌誕辰109周年,,今天我們一起走近這座不朽的豐碑,聽聽他的先進事跡,、感人故事,,學習他的崇高精神、高尚品格,,不斷汲取前行的力量,。
一年中有大半時間
都在刮6級以上的大風
全島僅有西北部147畝的林地
森林覆蓋率僅0.12%
每當風沙到來
黃沙漫天、遮天蔽日……
這是解放前的東山島
谷文昌同志1949年8月隨部隊南下福建,,在東山縣工作14年,、擔任縣委書記10年。
暴虐的風沙深深地印刻在了谷文昌的腦海中,,他決心向風沙宣戰(zhàn),。
為了與風沙戰(zhàn)斗,谷文昌用腳步丈量了整座海島:夏天,,他在地表溫度60攝氏度以上的沙地行走,;冬天,他頂著狂嘯的寒風在海邊跋涉,。
谷文昌在山口村察看風沙災情,,與當?shù)厝罕娨黄鹛接懼紊沉疾摺D源:《谷文昌精神讀本》
在三年內(nèi),,他們先后八次和風沙搏斗,,均以失敗告終。但谷文昌沒有放棄,,繼續(xù)艱難尋找著對抗風沙的辦法,。
轉機出現(xiàn)在1958年,谷文昌偶然得知廣東省電白縣在沙灘種植木麻黃取得成功,,立刻派人帶回樹苗,,在東山推廣種植。
1958年初春,,谷文昌動員全縣干部群眾,,在海灘種下了1000多株木麻黃、黑松,、相思樹等幼苗,。
上世紀50年代東山縣植樹造林場景 圖源:漳州紀委監(jiān)委
然而,一場突襲而至的倒春寒擊碎了大伙的夢想,,剛栽種的幼苗幾乎全部被凍死,,谷文昌心如刀割,。
“還有幾株木麻黃沒有被凍死!”接到電話,,谷文昌立即帶著林業(yè)技術人員趕往現(xiàn)場,九株枯瘦的小苗,,竟然抵御住了寒潮存活了下來,。
谷文昌趕到現(xiàn)場,欣喜若狂,,向圍觀群眾說:“能活9株,,就能活9000株,9萬株,,就能綠化全東山,!”他像家鄉(xiāng)太行山的石頭一樣執(zhí)拗,指天發(fā)誓:“不制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
谷文昌種下的“百里木麻黃”林帶守衛(wèi)著東山島圖源:漳州紀委監(jiān)委
就這樣,,一株株木麻黃在東山扎下了根。乍看它們枝條干瘦枯黃,,卻絕想不到,,它們的根緊緊地扎在了地底深處。沿著141公里海岸線種下的木麻黃筑起了一道道屏障,,抵御著風沙的侵襲,。
谷文昌與群眾在一起的雕像 圖源:漳州紀委監(jiān)委
“只要對百姓有利的事,
哪怕排除萬難也要做到,;
凡是對黨威信有損害的事,,
哪怕再小也不能做?!?/p>
谷文昌定下的“為官兩原則”
一直貫穿于他的的從政生涯
解放初期,,國民黨逃亡時抓走東山島上4000多名壯丁,留下許多孤苦伶仃的老弱婦孺,。這些壯丁家屬人數(shù)眾多,,遍及全島。
依照兩岸當時硝煙對立的情勢,,這些壯丁家屬是不折不扣的“敵偽家屬”,。一旦扣上“敵偽”帽子,就是階級敵人,。
“壯丁們是被捆綁走的,,他們的家屬是受害人,。”“共產(chǎn)黨人要敢于面對實際,,對人民負責,。”時任東山第一區(qū)區(qū)委書記的谷文昌,,向縣委建議:把“敵偽家屬”改成“兵災家屬”,。
東山縣委經(jīng)認真調(diào)研并報上級同意后,采納了這個建議,。
兩字之差,,天地之分。一項德政,,十萬人心,!
兩年后的“東山保衛(wèi)戰(zhàn)”,驗證了這一切,。
1953年7月,,國民黨部隊萬余人突襲東山,我守島部隊不過千人,,兵力懸殊,。東山群眾特別是婦女,肩挑手拎,,車輪滾滾,,為前線運水送糧。
劉阿婆家里曾被抓走3名壯丁,,她不僅挑水支前,,還隱藏保護了兩名負傷的解放軍戰(zhàn)士。
在東山保衛(wèi)戰(zhàn)中東山人民搶渡幫助增援部隊進島參戰(zhàn),。圖源:谷文昌紀念館
東山之勝,,勝在民心!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擔當是最大的責任,。
“當領導的要先把手洗凈,把自己的腰桿挺直,!”對于個人與家庭生活,,谷文昌對自己和家人同樣要求嚴格。
在谷文昌紀念館,,有一幅照片,。照片中,谷文昌穿著他這輩子最像樣的衣服——一件從舊衣攤上買來準備回鄉(xiāng)探親用的“新衣”。這件“新衣”,,他一穿就是幾十年,。
谷文昌在舊衣攤買的大衣 圖源:福建紀檢監(jiān)察
谷文昌也愛家人,也疼孩子,。只是,,他希望讓他們一生過得坦坦蕩蕩,睡得踏踏實實,。
谷文昌與家人在東山人民會堂前合影圖源:漳州紀委監(jiān)委
身邊的工作人員換了幾茬,,他沒有提拔重用一個人;他招收別人進單位,,偏偏不安排自己的5個子女入公職;哪怕是一輛自行車,,他也不許他們碰一碰,,因為它姓“公”……
公與私,情與法,,利與義,,谷家人想得明白,活得本分,,劃得清楚,。谷家家風中照見的,是谷文昌生前恪守的當官底線,。
谷文昌功成不必在我的“潛績”,,十幾年如一日地變成了澤被東山后人的福祉。好日子來到了跟前,,共產(chǎn)黨走進了人心,。
2024年4月3日,東山縣干部群眾來到谷文昌紀念園,,深切緬懷谷文昌同志,。圖源:東山融媒
每逢清明時節(jié)
東山群眾家家戶戶
“先祭谷公、后拜祖宗”
1981年1月30日,,谷文昌在向家人留下“埋骨東山”遺愿后,,與世長辭。
如今,,谷文昌逝世已43年,,但其生命有涯而精神不死。幾十年來,,全國上下多次掀起學習谷文昌先進事跡的熱潮,。
谷文昌紀念館 圖源:福建紀檢監(jiān)察
2004年2月,谷文昌紀念館建成開館,展陳內(nèi)容包含大量歷史照片和谷文昌同志生前使用的實物,,生動再現(xiàn)了谷文昌同志帶領東山人民從根本上改變生態(tài)環(huán)境,、改變落后面貌的動人情景。
2019年9月,,福建谷文昌干部學院正式開班辦學,,學院坐落于谷文昌先進事跡發(fā)祥地、“全國十大美麗海島”——東山島,,是全國離海最近的黨性教育干部學院,,2022年9月被中組部列入全國黨性教育干部學院目錄。
2020年,,以谷文昌為原型的電視劇《谷文昌》熱播,,產(chǎn)生了良好的收視效果。很多觀眾認為,,谷文昌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這樣的干部是群眾貼心人。
屏山君特別注意到,,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福建日報持續(xù)關注東山縣治沙造林故事及谷文昌同志先進事跡,多次作了大規(guī)模報道,,掀起了全省干部群眾學習谷文昌精神的陣陣高潮,。
如今,谷文昌的精神還激勵引領著東山廣大黨員干部,。谷文昌老書記的全島木麻黃種植,、興修水利、重教興文等先進事跡,,貫穿著城鄉(xiāng)“同質(zhì)同網(wǎng)”理念,。
近年來,東山縣在全省率先實現(xiàn)“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交,、村村通自來水”“城鄉(xiāng)污水一張網(wǎng)收集處理”,成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chuàng)新基地,、農(nóng)產(chǎn)品國家外貿(mào)轉型升級基地,、國家級農(nóng)村電子商務示范縣、“四好農(nóng)村路”全國示范縣,,全島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公共服務越來越優(yōu)質(zhì)、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越來越強,。
立于時代的精神高地,,谷文昌的一言一行,,刻畫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人的光輝形象,更為廣大黨員樹立標桿,。
以谷文昌等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為榜樣,,福建涌現(xiàn)出廖俊波、孫麗美,、潘東升等一批先進典型,。他們永遠激勵一代代黨員干部牢記使命、埋頭苦干,,投身新福建建設的火熱實踐,。
木麻黃不語
扎根人心
傳遞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