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閩侯人從小到大都在看
http://www.hrbznlm.com 2024-12-04 11:14:54 【字號 大 中 小】
一人一臺戲
屬于閩侯人的“脫口秀”
你看過嗎,?
沙場邊關的刀光劍影,賢臣良相的運籌帷幄,,才子佳人的卿卿情意,,市井人物的嬉笑怒罵……
福州評話僅用扇,、鈸、筷,、醒木,、扳指等簡單的小道具,就能繪聲繪色地表演出多個角色的一臺戲,,讓聽眾身臨其境,,產(chǎn)生情感共鳴。素有“中國曲藝活化石”之稱的福州評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也是閩侯人最喜愛的“脫口秀”。
相傳,,揚州評話藝人柳敬亭的大弟子居輔臣到福州雙門樓授徒傳藝,,評話因而開始在福州流傳。
金霞,,現(xiàn)為閩侯縣曲藝傳習所評話演員,,師承“福州評話三杰”之一陳春生的嫡傳弟子金可開、王東波,,是陳春生老師的“徒孫”,。
“我的伯父金可開是一名評話從藝者。小時候,我經(jīng)??此莩?,在抑揚頓挫的腔調和傳神入耳的道具聲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愛,。之后我便開始學習評話,,也順利進入閩侯縣曲藝傳習所工作,,遇見了我的恩師——縣曲藝傳習所藝術顧問王東波,。”金霞說,。
評話表演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日復一日的打磨和練習中
金霞的表演技藝初有成效
“評話好似現(xiàn)代的脫口秀,,在一個又一個的‘包袱’和‘梗’中讓大家側耳傾聽,、開懷大笑,。但評話與脫口秀又有不同,它的選段基本固定,,我們需要去記臺詞,,再利用不同道具表現(xiàn)出相應姿態(tài),這就要求從業(yè)者要有很好的記憶力和表現(xiàn)力,,這也是現(xiàn)在評話傳承人鳳毛麟角的原因,。”金霞向我們娓娓道來,。
如今,,金霞經(jīng)常跟隨閩侯縣閩劇藝術傳承發(fā)展中心一起下鄉(xiāng)進行惠民演出。曇石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qū)是金霞經(jīng)常演出的場地之一,,每到演出時分,,這里便會傳出清脆的擊鈸聲、婉轉的曲調,,也給當?shù)厝藗冊鎏砹诵┰S“蝦油味”的鄉(xiāng)愁記憶,。
演出開始,在簡單問候后,,只聽金霞叩響醒木,,臺下頓時鴉雀無聲。金霞左手大拇指戴著扳指托鈸,,右手則持箸,。時而以箸擊桌,時而鐃鈸敲下,,時而叩響醒木,,音量提起,再加之豐富的肢體動作和表情,輕搖折扇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書中人物形象,。即便是初聽評話甚至聽不懂方言的市民朋友,,也能被金霞精彩的演繹給深深吸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的聽眾
如今金霞的評話唱詞段子
也加入了一些新創(chuàng)意
“‘侯官自古人杰地靈,,英才輩出著八閩,。唐代出高僧義存者,創(chuàng)建南方第一叢林,。五代閩國出張睦,,對外貿易大功臣。宋代理學先驅者,,陳襄名世稱古靈……’這段來自評話《侯官文化耀千秋》的唱詞,,是黃宗沂老師在2023年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短篇評話,主要介紹侯官歷史文化和曇石山史前文明,,更有歷代人才輩出,,讓侯官文化光耀八閩大地。希望可以把侯官文化發(fā)揚傳承下去,,讓更多人知道,。”金霞說,。
閩劇藝術傳承發(fā)展中心副主任 楊興元:“如今在閩侯縣曲藝傳習所表演評話的只有金霞一人,,為了更好傳承發(fā)揚非遺評話藝術,我們除了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開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外,,還經(jīng)常開展評話進校園公益授課活動,讓更多學生了解評話藝術的魅力,,讓評話藝術薪火相傳,。”
閩侯縣融媒體中心 陳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