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二橋選址確定
http://www.hrbznlm.com 2017-07-24 11:30:04 來源:閩侯新聞網 【字號 大 中 小】
市民可通過【遇見閩侯】微信公眾號,,以投票方式選出最美閩侯二橋,,投票時間:7月19日至7月26日
方案一:水滴型獨塔斜拉橋,。
方案二:水滴型雙塔雙層橋面斜拉橋,。
方案三:拱橋
方案四:三索面懸索橋,。
閩侯新聞網訊 7月18日,,記者從縣交通運輸局獲悉,,閩侯二橋選址已經確定,,大橋橋南設在竹岐春風村,,橋北設在甘蔗西海岸廣場附近;為使該橋成為我縣地標性建筑,,彰顯我縣地方特色,目前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設計了4個閩侯二橋橋型方案,,市民可通過關注【遇見閩侯】微信公眾號,,以投票方式選出大家心目中最美的閩侯二橋。
橋型方案四選一
方案一:水滴型獨塔斜拉橋(主跨280米,,邊跨190米)
本方案采用獨塔斜拉橋方案,。橋塔是橋梁景觀的主要標志,通過橋塔可賦予大橋文化內涵,。橋塔造型取意生命之源“水滴”,,滴水成淵,是對積少成多,、日積月累的形象化表達,,也是一種滴水穿石,、堅持不懈的強韌精神,同時也與閩越水鎮(zhèn)相呼應,。獨塔造型還具有簡潔,、挺拔、氣勢磅礴的特點,。
方案二:水滴型雙塔雙層橋面斜拉橋(主跨280米,,兩側邊跨130米)
斜拉橋方案采用雙塔布置,工程造價比獨塔方案節(jié)省,。立意以“水滴型”為創(chuàng)意主線,寓意閩侯這座城市以水為生,,以水而興,,宜于昌盛的城市構想。
雙層橋面布置,,機動車布置于上層,,非機動車與人行布置于下層。動靜分層,,以人為本,,增加城市橋梁的人性化設計,又極具親水性,。
方案三:拱橋(主跨280米,,邊跨50米)
主拱圈采用鋼箱拱方案。蜿蜒起伏的拱軸線勾勒出華麗的曲線,,如飄舞的絲帶,,又如跳動的音符,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
兩片飛翼型外敞式拱結構通過輕盈流暢的線條凸顯動感時尚的氣質,,拱肋斷面采用多切面線條體現橋梁雕塑美,車行方向拱外傾,,達到空間舒展,,通過一開一合之構造,使之空間和諧統(tǒng)一,。
方案四:三索面懸索橋(主跨280米,,兩側邊跨各120米+40米)
世界首座三索面懸索橋,獨一無二,,可成為閩侯名片,。橋型方案比例協(xié)調,柔和舒展,。塔不高,,與周邊環(huán)境協(xié)調,。結構投影層次豐富,通透型好,,韻律感強,。主塔為橄欖葉造型,反映閩侯最根本的文化特色,。
大橋橋南設在竹岐春風村 橋北設在西海岸廣場附近
據悉,,閩侯二橋由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承擔勘察設計工作,項目起于竹岐鄉(xiāng)內316國道,,主線橋上跨南江濱路,、北濱江路、濱城大道后落地;橋梁橋位擬選址繞城高速橋梁上游460米處;項目全長4.74公里,,主橋長600米,,橋寬44.5米;采用市政設計標準,雙向六車道,,兩側分別設有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
閩侯二橋的建設是落實城市總體規(guī)劃,進一步完善閩侯道路路網的重要舉措,。同時,,閩侯二橋的建設為我縣城市組團發(fā)展(甘蔗、竹岐,、荊溪),、跨江聯(lián)動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閩侯鄉(xiāng)音 記者 吳國棋 通訊員 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