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
http://www.hrbznlm.com 2018-12-24 15:07:54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大 中 小】
【學習路上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動文化事業(yè)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力量,、道德滋養(yǎng)。習近平同志圍繞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發(fā)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fā)展,、相互促進,,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
為幫助廣大干部群眾學習,、理解,、掌握習近平同志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了《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本書內容,,摘自習近平同志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六日期間的講話、報告,、演講,、指示、批示,、賀信等七十多篇重要文獻,,分八個專題,共計三百六十一段論述,。其中許多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fā)表,。該書第六篇重點闡述“”,部分精彩論述如下:
優(yōu)秀文藝作品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創(chuàng)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導,、啟迪人們必須有好的作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也必須有好的作品,。所以,我們必須把創(chuàng)作生產優(yōu)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努力創(chuàng)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yōu)秀作品,,形成“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之勢。優(yōu)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態(tài),、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陽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頂天立地,、也要鋪天蓋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夠溫潤心靈、啟迪心智,,傳得開、留得下,,為人民群眾所喜愛,,這就是優(yōu)秀作品。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23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藝創(chuàng)作迎來了新的春天,,產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作品。同時,,也不能否認,,在文藝創(chuàng)作方面,也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調侃崇高,、扭曲經典,、顛覆歷史,丑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惡不辨,、以丑為美,,過度渲染社會陰暗面;有的搜奇獵艷,、一味媚俗,、低級趣味,把作品當作追逐利益的“搖錢樹”,,當作感官刺激的“搖頭丸”,;有的胡編亂寫、粗制濫造,、牽強附會,,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華,、過度包裝,、炫富擺闊,形式大于內容,;還有的熱衷于所謂“為藝術而藝術”,,只寫一己悲歡、杯水風波,,脫離大眾,、脫離現實。凡此種種都警示我們,,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fā)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24頁
“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庇腥菽舜蟆o欲則剛,,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大凡偉大的作家藝術家,,都有一個漸進,、漸悟、漸成的過程,。文藝工作者要志存高遠,,就要有“望盡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即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達到“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領悟,。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25頁
“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眲?chuàng)新是文藝的生命。文藝創(chuàng)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同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很有關系,。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就多處講到,作家詩人要隨著時代生活創(chuàng)新,,以自己的藝術個性進行創(chuàng)新,。唐代書法家李邕說:“學我者拙,似我者死,?!彼未娙它S庭堅說:“隨人作計終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蔽乃噭?chuàng)作是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創(chuàng)新,是各種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的集成,,是胸懷和創(chuàng)意的對接,。要把創(chuàng)新精神貫穿文藝創(chuàng)作生產全過程,增強文藝原創(chuàng)能力,。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25頁
繁榮文藝創(chuàng)作,、推動文藝創(chuàng)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要把文藝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響的各領域文藝領軍人物,建設一支宏大的文藝人才隊伍,。文藝是給人以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的,,藝術家自身的思想水平,、業(yè)務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文藝工作者要自覺堅守藝術理想,,不斷提高學養(yǎng)、涵養(yǎng),、修養(yǎng),,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文化修養(yǎng),、藝術訓練,努力做到“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除了要有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之外,還要有高尚的人格修為,,有“鐵肩擔道義”的社會責任感,。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還要處理好義利關系,,認真嚴肅地考慮作品的社會效果,,講品位,重藝德,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職業(yè)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贏得人民喜愛和歡迎。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26頁
人民既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這是黨對文藝戰(zhàn)線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決定我國文藝事業(yè)前途命運的關鍵。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fā)揮最大正能量。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27頁
人民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列寧說:“藝術是屬于人民的。它必須在廣大勞動群眾的底層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須為這些群眾所了解和愛好,。它必須結合這些群眾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們,。它必須在群眾中間喚起藝術家,,并使他們得到發(fā)展?!比嗣裆钪斜緛砭痛嬖谥膶W藝術原料的礦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源泉,。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28-129頁
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許多文化產品要通過市場實現價值,當然不能完全不考慮經濟效益,。然而,,同社會效益相比,經濟效益是第二位的,,當兩個效益,、兩種價值發(fā)生矛盾時,經濟效益要服從社會效益,,市場價值要服從社會價值,。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要堅守文藝的審美理想、保持文藝的獨立價值,,合理設置反映市場接受程度的發(fā)行量,、收視率、點擊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標,,既不能忽視和否定這些指標,,又不能把這些指標絕對化,被市場牽著鼻子走,。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32頁
文藝創(chuàng)作不僅要有當代生活的底蘊,,而且要有文化傳統的血脈?!扒竽局L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堅實根基,。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35頁
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繼承創(chuàng)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yōu)秀遺產,,批判借鑒現代西方文藝理論,,打磨好批評這把“利器”,把好文藝批評的方向盤,,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在藝術質量和水平上敢于實事求是,對各種不良文藝作品,、現象,、思潮敢于表明態(tài)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敢于表明立場,,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39頁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yè),,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魯迅先生一九二五年就說過:“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fā)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p>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5頁
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號角,,把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yè)之中,,做到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斗,、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yōu)秀作品,,為我們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為我們的民族描繪更加光明的未來。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5頁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任何一個時代的經典文藝作品,都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精神的寫照,,都具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只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系、休戚與共,,才能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聲音,。反映時代是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握時代脈搏,,承擔時代使命,,聆聽時代聲音,勇于回答時代課題,。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7頁
古今中外,,文藝無不遵循這樣一條規(guī)律:因時而興,乘勢而變,,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在人類發(fā)展的每一個重大歷史關頭,,文藝都能發(fā)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成為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的先導,。離開火熱的社會實踐,在恢宏的時代主旋律之外煢煢孑立,、喃喃自語,,只能被時代淘汰。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7-8頁
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腳下這塊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正所謂“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在學習中超越,,創(chuàng)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yōu)秀作品,讓我國文藝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屹立于世。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0頁
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時代的雕塑者,。一切優(yōu)秀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優(yōu)秀文藝創(chuàng)作都為了人民,。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人民的生活、命運,、情感,,表達人民的心愿、心情,、心聲,,立志創(chuàng)作出在人民中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0頁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揭示人類命運和民族前途是文藝工作者的追求,。偉大的作品一定是對個體,、民族、國家命運最深刻把握的作品,。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所進行的奮斗,,推動我國社會發(fā)生了全方位變革,這在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人類發(fā)展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面對這種史詩般的變化,我們有責任寫出中華民族新史詩,。史詩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不論多么宏大的創(chuàng)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須從最真實的生活出發(fā),,從平凡中發(fā)現偉大,從質樸中發(fā)現崇高,,從而深刻提煉生活,、生動表達生活、全景展現生活,。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3頁
“文人之筆,,勸善懲惡?!蔽乃囈从成?,但文藝不能機械反映生活。茅盾說過:“文藝作品不僅是一面鏡子——反映生活,,而須是一把斧頭——創(chuàng)造生活,。”生活中不可能只有昂揚沒有沉郁,、只有幸福沒有不幸,、只有喜劇沒有悲劇。生活和理想之間總是有落差的,,現實生活中總是有這樣那樣不如人意的地方,。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對生活素材進行判斷,弘揚正能量,,用文藝的力量溫暖人,、鼓舞人、啟迪人,,引導人們提升思想認識,、文化修養(yǎng)、審美水準、道德水平,,激勵人們永葆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tài)和進取精神,。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3-14頁
文藝創(chuàng)作的目的是引導人們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樂的源泉,。清泉永遠比淤泥更值得擁有,光明永遠比黑暗更值得歌頌,。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提高閱讀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處發(fā)現美善,、在陰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邊緣的觀望者、譏讒社會的抱怨者,、無病呻吟的悲觀者,,不能沉溺于魯迅所批評的“不免咀嚼著身邊的小小的悲歡,而且就看這小悲歡為全世界”,。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鼓舞人們在黑暗面前不氣餒,、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用理性之光,、正義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對人民深惡痛絕的消極腐敗現象和丑惡現象,,應該堅持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真善美戰(zhàn)勝假惡丑,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4-15頁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應該用獨到的思想啟迪、潤物無聲的藝術熏陶啟迪人的心靈,,傳遞向善向上的價值觀,。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把崇高的價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導人們向高尚的道德聚攏,不讓廉價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無節(jié)操的垃圾淹沒我們的生活。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