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因水而困 如今因水而靈
http://www.hrbznlm.com 2013-10-08 15:29:54 來源:閩侯新聞網(wǎng) 【字號 大 中 小】
上街侯官排澇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閩侯鄉(xiāng)音社記者 吳國棋 攝
閩侯縣上街鎮(zhèn)侯官村坐落于大學新區(qū)內(nèi),,瀕臨閩江。近日,,記者來到村子,。村委會主任趙巧敏領(lǐng)著記者走上江邊的新防洪堤,,江面水光瀲滟、白鷺翻飛,,村里屋舍相連,、阡陌縱橫。
趙巧敏說,,侯官村“天生麗質(zhì),,如在畫中游”。但以前,,閩江常有水患,,洪水一來,再漂亮的畫也被糟蹋了,。村里曾修了兩道防洪堤,,但防御標準太低,作用有限,。2007年“圣帕”臺風后,,閩江大水長驅(qū)直入,村里再次遭殃,,最大水深兩米多,。
福州大學老師黃二寧也對“圣帕”印象深刻。當時,,他剛來學校工作,。一夜之間,洪水泛濫,,漫過了教學樓一樓窗臺,,校園成了水鄉(xiāng)澤國,2500多名學生被困,。
閩侯縣大學新區(qū)侯官防洪排澇工程建設(shè)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林善介紹說,,這里地勢平坦,四面看山,,三面環(huán)江,,是典型的暴雨洪澇區(qū)。
如何管住水,,為大學新區(qū)師生和當?shù)厝罕娭坏腊踩U?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大學新區(qū)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列為重點建設(shè)項目、為民辦實事項目,,投入資金14.9億元,。
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包括一堤一庫、二洞三站,、三河四閘,。“一堤”即閩江下游南港上街防洪堤,,全長14.476公里;“一庫”即溪源水庫,,庫容2428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323萬立方米;“二洞”即溪源泄洪洞和大清坑引洪洞;“三站”即侯官排澇站,、厚庭排澇站和葛岐排澇站;“三河”即邱陽河,、溪源江和輪船港;“四閘”是侯官水閘、榕橋節(jié)制閘,、厚庭水閘和葛岐水閘,。
2009年,大學新區(qū)上游溪源水庫投用,,庫容2428萬立方米,,對山洪起到控制作用;2009年,榕橋節(jié)制閘完工,,給山洪裝上了“閥門”;2010年,,邱陽河整治工程完工,開辟了另一泄洪通道……防洪排澇體系設(shè)計防御閩江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防御溪源溪山洪標準為50年一遇,,排澇標準為10年一遇澇水不漫溢。
在葛岐排澇站外移工程工地上,,一派火熱的建設(shè)場景,,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預(yù)計明年4月完工,?!斑@個工程完工后,上街防洪堤即可閉合,。屆時,,除了溪源泄洪洞和大清坑引洪洞外,其他工程將大部分投用,,大學新區(qū)防洪排澇體系基本建成,。”工程負責人陳英說。
有了這道安全保障,,大學新區(qū)的23萬多人心安了,。侯官村的新防洪堤提高了防御標準,這幾年村里平平安安,。
趙巧敏說,,發(fā)大水拆門板當船的日子過去了,村民不必在夏天再往高樓搬東西,。
“不僅管住了洪水,還疏通了河道,。有了活的水系,,侯官村更美了?!壁w巧敏說,,此前,流經(jīng)侯官村的邱陽河漂滿垃圾,,惡臭撲鼻,。如今,恢復(fù)一河清水,,人們都愛到河邊散步,。
沿邱陽河溯水而上,溪源江秋水潺潺,,輪船港碧波蕩漾,,陸上小橋流水人家,美不勝收,。經(jīng)過水系整治,,大學新區(qū)和所在地的村莊綠水縈繞,水脈相連,,更添靈動,。
(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通訊員 洪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