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油菜花海訪閩侯古厝
http://www.hrbznlm.com 2015-04-13 16:34:53 來源:遇見閩侯微信公眾平臺 【字號 大 中 小】
閩侯白沙鎮(zhèn)新坡村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怡人,。遠處青山環(huán)繞,,近處花海爛熳;白鷺在田間悠然覓食,,水鴨在池塘嬉戲潛游……江氏古厝就處在這樣一片田園風光之中。
為了保護這一珍貴文化遺產(chǎn),,白沙新坡村民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古厝保護利用新模式,,種了上百畝油菜,請來專業(yè)公司策劃營銷,,通過“油菜花?!蔽慰停瞄T票收入維修保護古厝,。4年下來,,江氏古厝基本實現(xiàn)了初級可持續(xù)保護,破解了古民居保護的資金難題,。
閩侯白沙新坡江氏古厝人稱永奮永襄厝,,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占地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是福建省目前為止保留較完整的清代建筑之一,。
百年精美古厝與待解謎團
江氏古厝于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由新坡江永奮,、江永襄兩兄弟歷時59年才全部建成,。古厝坐北朝南,縱向排列5座,,加上旁邊兩座共7座,,擁有大小房間200間。
(江氏古厝全景)
(古厝中隨處可見的精美雕刻)
江氏古厝宅院內(nèi)木雕藝術十分精致,,無論是插屏,、櫞頭、門窗,、格扇,,還是外露的斗拱、梁枋等都展現(xiàn)了中國古代高超的雕刻藝術,。其中最精妙的當數(shù)古厝書院,,這是江氏家族專供家族子弟讀書之所,占地400多平方米,,全木構(gòu)雙層閣樓,,梁架雕飾十分精美,,尤其是美人靠,,上面雕有108組人物故事和福祿壽喜吉祥文字及花卉圖案,。
(雕刻精美的美人靠)
古厝旁邊的附屬花廳是一處充滿意趣的花園,據(jù)說曾是當年大戶人家小姐撫琴讀書的地方,。前天井有魚池,、假山、山洞并植有果樹,,墻角有一個重檐攢尖八角半邊亭,。亭子不大,但是垂蓮,、雀替和梁枋等鏤雕木構(gòu)樣樣俱全,。
最能讓人感受到這座“豪宅”輝煌的是古厝的廳堂。整個廳堂寬9米,、深20米,、高10多米,可擺100桌酒席,,據(jù)稱是福建省古民居中最大的,、甚至可能是全國最大的廳堂。
(古厝中的廳堂是福建省乃至全國古民居中最大的的廳堂)
在世人看來,,這么大規(guī)模的建筑一定是官宦人家或書香門第的祖屋,,但據(jù)江氏族譜記載,江氏家族世代務農(nóng),,而且由于斷譜,,建古厝之前的事只字未提,因此老祖宗靠什么建起如此龐大的祖屋至今還是一個謎,。此外,,古厝石材用量很大,最長石條重達3噸,,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如何運輸也是一個謎。
“花海迎賓”創(chuàng)收維修古厝
江氏后人對老祖宗留下的祖屋格外珍惜,,也深感自豪,。由于歷經(jīng)百年滄桑,加上多數(shù)住民外遷,,古厝一度破敗,,村里的幾位老人不忍古厝損壞、坍塌,,組織了江氏古民居保護協(xié)會,,一邊四處奔走募集古厝修繕資金,,一邊請閩侯縣博物館專家、文物專家研究古厝的藝術價值,,并制作解說牌放在各個院落,。
為了籌措古厝維修和管理資金,江氏后人在閩侯縣政府撥款50萬元,、村民集資18萬元的基礎上,,制定了一套“花海迎賓”計劃,組織村民種了100多畝油菜,,以油菜花海吸引游客到江氏古厝游玩獲得門票收入,,并將油菜籽榨油銷售,兩項收入全部用于江氏古厝的日常維護,。
(白沙新坡油菜花海)
江氏古民居保護協(xié)會會長江愛義說,,下一步,他們還將種植大量的茉莉以增加收入,,力爭通過政府幫扶和自己創(chuàng)收,,加強古厝的維修和保護,讓古厝重煥光彩,。
江氏古厝保護模式得到專家肯定
散落在民間的古村落數(shù)量龐大,,如果全靠政府來維修保護,資金難題一時無法解決,。江氏古厝這種結(jié)合政府支持,、村民自籌,解決資金難題的模式得到了福建省古建筑專家陳朝軍的肯定,,他說,,這對其他古民居的旅游開發(fā)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古民居開發(fā)旅游一般都比較單調(diào),,而江氏古厝通過油菜花,、茉莉花吸引游客,并挖掘,、豐富其中的文化底蘊,,都是增加旅游項目豐滿度的方式。
(古厝天井)
陳朝軍說,,古民居的營銷非常重要,,可通過與公司合作,加大對江氏古厝的宣傳力度,,以提高其知名度,。可以在離古民居一定距離的地方設立新區(qū),適當提供一些休閑,、養(yǎng)生,、娛樂、餐飲等配套項目,,但不能過度商業(yè)化,,以免破壞古民居原有的風貌和生活環(huán)境,同時做好道路,、停車場,、消防安全等設施建設。
游覽路線
1.乘坐33路公交車(福州—白沙)到終點站下車,,選擇摩的或包車(每位5元左右)到新坡;
2.自駕游可沿甘洪路到閩侯縣城甘蔗后轉(zhuǎn)入115縣道至白沙鎮(zhèn)區(qū),過橋后右轉(zhuǎn)往新坡方向,,全程約4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