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鍛造精彩人生 職業(yè)教育 點燃希望之火
http://www.hrbznlm.com 2016-06-06 10:43:05 來源:閩侯新聞網(wǎng) 【字號 大 中 小】
拜師交友,,請教專業(yè)技術難題,。吳國棋 攝
學技術,拼技能,。吳國棋 攝
最美中職生展現(xiàn)榜樣力量,,掀起“學技術,、拼技能”熱潮
從小懷著當高級藍領夢想的葉祖濤,,先后就讀于福州第一技師學院模具專業(yè)(中、高級工)班,。
讀書期間,,憑借著對技能精益求精的執(zhí)著,在省,、市各類技能競賽中名列前茅?,F(xiàn)在,葉祖濤雖然還未從學校畢業(yè),,但已成為校內小有名氣的技能“明星”,,還是國內不少知名機械企業(yè)所“青睞”的高技能型人才。
葉祖濤同學以他的成長歷程為在校生們詮釋了可貴的“工匠精神”,,在該校同學中,,起到了積極的榜樣示范作用。福州第一技師學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受其“榜樣示范”影響,,該校同學“學技術、拼技能”的熱情被激發(fā)起來,。 許多同學紛紛向其拜師交友,,請教專業(yè)技術上的難題。甚至從前調皮搗蛋的學生,,如今也在實驗室或車間內潛心研究專業(yè)技能,,實驗室和車間內常常座無虛席,該校掀起了“學技術,、拼技能”的熱潮,。
據(jù)統(tǒng)計,該學院學生在各類技能競賽中屢創(chuàng)佳績,,僅2013年至2016年,,該校學生在國家、省,、市級技能大賽中,,共榮獲209個獎項,在全省技校領域,,名列前茅。今年還有三位來自我縣的同學在省市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賽區(qū)福建選拔賽的參賽資格,。
閩侯三學子找準人生新定位,頑皮少年開啟“逆襲”模式
模具專業(yè)里有三個優(yōu)秀的學生,,其中一對陽光開朗卻靦腆的雙胞胎兄弟,,他們是來自閩侯廷坪鄉(xiāng)流源村的方如,、方意,還有一位是來自閩侯洋里新見村的“老鄉(xiāng)”張大淞,。
他們曾經是逃課,、打架如家常便飯的“問題少年”,如今儼然是一副“學霸”的模樣,。是啊,,誰能想到呢?
“當時我們的學習成績在班級里基本是墊底,簡單說就是‘中考的棄兒’,?!狈饺缯f到,中考結束,,父母為了讓孩子身懷一技之長,,為他們選擇了職校,接受職業(yè)教育,。
“剛開始模具是什么,,還一竅不通,沒想到現(xiàn)在我們學得不亦樂乎,,不再是‘迷途的羔羊’,,毫無目標了?!彪p胞胎齊聲道,。
或許,這正是他們生命中的重要抉擇,,讓他們擁有了足夠的勇氣揮別過去,,播下夢想的種子,在這里他們開啟嶄新的學習之旅,,方如,、方意和張大淞漸漸喜歡上自己的專業(yè),樂于學習,,愛上動手,,成了班里學習的佼佼者和技術能手。
“模具本身就是精密活,,要盡量把誤差控制在正負0.01毫米左右,,需要反復練習,才能減小產品誤差值,,我們的技術不夠嫻熟,,更要加以練習?!狈揭庹f到,,為了參加比賽,,他們過著車間——宿舍——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認真畫3D零件圖,,練好各種項目,,每天就拼命練習比賽樣品,從早上8點開始,,一直練到第二天凌晨1點多,,有時候,連飯都打好帶到車間吃,。
“技術活的核心就是要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經營,、用心詮釋人生,。這些孩子具備工匠精神,擁有樂趣和熱情,,能堅持不懈,,吃苦耐勞,有著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平時也很細心,。”指導老師張榕賓贊道,。
方如,,今年先后獲得福州市數(shù)控銑工技能競賽二等獎和福建省數(shù)控銑工技能競賽中三等獎。目前,,他正在全心全意為今年6月世界技能大賽中國賽區(qū)福建選拔賽做準備,。
同樣優(yōu)秀的方意,剛入學便參加了福州市裝配鉗工技能競賽榮獲三等獎,,隨后又參加了福建省裝配鉗工技能競賽,,現(xiàn)在正竭盡全力準備今年6月全國通用機電設備安裝與維護技能大賽。
張大淞則多次參加專業(yè)技能競賽獲獎,,先后獲得2015年和2016年福州市中職業(yè)院校學生職業(yè)技能競賽數(shù)控銑工項目一等獎第一名,,2015年福建省中職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工項目三等獎,2016年福建省中職院校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工項目二等獎,。
目前他也在備戰(zhàn)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賽區(qū)福建選拔賽數(shù)控銑工項目,,該項目對加工精度、加工質量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零件精度的誤差只允許在±0.01毫米之內,,相當于人的頭發(fā)絲的四分之一。
三位來自閩侯的學子的經歷,,很好地詮釋了“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他們選擇了適合自己的職業(yè)教育,堅持“工匠精神”,,在自己的領域成為了佼佼者,。
談及不久前央視紀錄片《大國工匠》,他們說自己從中學到了很多,,在之后的學習中將刻苦專研,,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也希望自己能像紀錄片里面的工匠一樣,,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對技術鉆研的熱情,。
風好正是揚帆時。希望我們的職業(yè)教育能更加注重對學生“工匠精神”的觀念的注入,,讓每一個中職生不但找到自己人生的新起點,,而且能以敬畏的姿態(tài)高標準、高要求地對待自己的職業(yè),,改變人們傳統(tǒng)的錯誤的職業(yè)教育觀念,,為我們的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精尖專業(yè)技術人才。
(閩侯鄉(xiāng)音 記者 阮海舟 李煜晗 紀玉屏 吳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