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溪仁洲:傳承“紅色基因” 繪就美麗藍圖
http://www.hrbznlm.com 2020-06-01 10:03:09 來源:閩侯新聞網 【字號 大 中 小】
手工線面老師傅手拉美妙“五線譜”。
閩侯新聞網訊“游覽三疊井,,慢享仁洲里,,弘揚光榮史,振興老區(qū)村,?!边@20個字是閩侯縣荊溪鎮(zhèn)仁洲村兩委經過多年的美麗鄉(xiāng)村、幸福家園建設,,總結出來的“仁洲經驗”,。而今年,仁洲村美麗鄉(xiāng)村的畫卷也正圍繞這20個字緩緩鋪開,。
提升“顏值”
做活鄉(xiāng)村振興文章
今年初,,一場以“魅力荊溪 印象仁洲”為主題的閩侯·荊溪首屆美麗鄉(xiāng)村旅游文化節(jié)在仁洲村舉行,這場活動將三疊井國家森林公園和仁洲村的許多特色美食及風土人情結合在一起進行宣傳推介,,邁出了今年仁洲村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第一步,。“依托旅游節(jié)來開發(fā)仁洲村,,既讓游客體驗鄉(xiāng)村游,,又讓村民獲得不錯的收益,做活了仁洲村的鄉(xiāng)村振興文章,?!比手薮宕逦瘯魅吻窆饦s介紹。
為了讓游客真切地體驗仁洲,,感受不一樣的田園生活,,村兩委在推進美麗鄉(xiāng)村建設過程中,著重對村里的裸房進行整治,,并在房前屋后建設“美麗庭院”,。
村民潘新發(fā)的房子前原本是一個雜亂無章的土堆,如今他們一家子在村兩委的引導下將土堆改造成了美麗的小院子,?!皼]想到村里還會有這樣的好政策,除了給房子穿‘新衣服’外,,還出了一半的錢建設小庭院,。”潘新發(fā)說,。
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造,,仁洲村的面貌發(fā)生了很大改變:原先臟亂差的村容村貌不見了,老舊的房屋穿上了“新衣裳”,,單調的墻體畫上了美麗的墻繪,,村里的農作物圍上了竹籬笆,到處一派悠閑的田園生活場景,。
在村里一處田家院落里,,記者偶遇了線面師傅林少奇。這位拉了五,、六年手工線面的老師傅一面拉著美妙的白色“五線譜”,,一面樂滋滋地告訴記者:“現在村容村貌整潔了,,來參觀的人多了,我的手工線面生意也更好了,,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真是好!”
注重“內涵”
打造紅色旅游鄉(xiāng)村
建設美麗鄉(xiāng)村不僅要建設美麗的外表,,還要挖掘深刻的內涵,。因此“一村一品”的打造很是關鍵。記者了解到,,仁洲村是閩侯縣著名的革命老區(qū)村,。1944年,關源片區(qū)農民池治光,、邱孟光,、潘為銓、陳惠民,、王亦潘等人以“一把菜刀,、四十五把刺魚刀”為武器,自發(fā)組織抗敵護村隊,,點燃了革命火種,。1947年10月,中共林森縣西區(qū)工委成立,,關源地區(qū)迅速成為拱衛(wèi)五縣中心縣委機關,、大小北游擊區(qū)的堅強堡壘,成為開辟林森閩清游擊根據地的前哨陣地和聯(lián)系大湖,、羅源,、古田游擊根據地的地下樞紐。
村兩委認為,,只有宣揚好這段光榮史,,才能塑造這個村莊的魂。因此重修中共城工部五縣中心縣委西區(qū)游擊隊隊長池治光的祖厝,,成了今年仁洲村宣揚革命光榮史的第一步,。
得知村里要重修祖厝后,池治光的女婿潘遵華激動不已,。他整理出許多珍貴史料,,包括解放前夕福建省保安團寫給池治光的勸降信原件,解放前閩,、古,、羅、林,、連五縣中心縣委書記林白的珍貴照片等,?!暗却謇锇炎尕刃迯秃茫以敢鉄o償貢獻出這些珍貴的史料,,供游客參觀,,了解仁洲村光榮的歷史?!迸俗袢A表示,。
“目前,池治光祖厝的修復工作已經過半,,經過專業(yè)設計單位設計建設后,,這里很快將作為中共閩浙贛(區(qū))省委城工部五縣中心縣委西區(qū)工委遺址和村史館對外開放,讓來仁洲游覽的游客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仁洲光榮的革命史,?!鼻窆饦s說。
雖然今年仁洲村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才剛剛起步,,但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村民們都信心滿滿。
“下一步,,村里將在村口規(guī)劃一處長達700多米的木棧道,,將仁洲的美景串聯(lián)起來,讓更多的游客來到有美景,、有文化,、有故事的美麗仁洲,傳承紅色基因,,感受鄉(xiāng)土情懷,,讓仁洲這個革命老區(qū)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色旅游村、致富村,?!鼻窆饦s滿懷信心地說。
?。ㄩ}侯縣融媒體中心 陳楓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