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福船“守望人”
http://www.hrbznlm.com 2023-07-26 15:52:22 來源:閩侯縣融媒體中心 【字號 大 中 小】
福船
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
與沙船,、廣船、鳥船并稱
“中國四大名船”
早在宋代便以
“海舟以福建為上”而著稱于世
為傳承弘揚福船制造這一古老的傳統(tǒng)手工木船建造工藝,,閩侯方氏福船制造技藝非遺傳承人方詩建數十年來潛心鉆研相關文獻史料,、參與各項保護活動,,并通過編制仿古福船保護方案等方式堅守祖業(yè),,傳承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世代傳承
弘揚非遺技藝
方詩建,,1953年出生于閩侯縣南通鎮(zhèn)方莊村,,其家族世代以造船為業(yè),。方詩建16歲起便跟隨父親方玉流學習制作木船,并在閩侯造船廠,、閩江造船廠當造船工人,,1998年擔任閩侯南通造船廠廠長,現任南京閩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船舶工程師,,被評為閩侯縣首屆“首邑英才”。
日前,,記者走進閩侯方氏福船制造技藝非遺傳承人方詩建的工作室,,看到如今已71歲的方詩建依舊精神矍鑠,正戴著眼鏡,、埋頭查閱文史材料,。“福船的建造流程包括原木采購,、原木鋸解,、板材放樣、板材鋸解,、構件加工制作,、構件自然干燥、板材安裝,、船體安裝等,,其中水密隔艙是福船建造過程最重要的部分?!狈皆娊ㄖ钢抑袛[放的福船模型介紹,。
木船的船體和水密隔艙技藝是使用傳統(tǒng)木工工具,以苧麻,、貝殼灰和桐油為原料調成“捻料”,,經過造船工匠對位捻縫,最終造出有多個相互獨立,、密不透水的隔艙建置且榫接牢固的海船,。當船舶遭遇意外,部分艙室破損進水時,,其他隔艙還能繼續(xù)提供浮力,,避免船舶立即下沉,。2010年“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與鋼質船,、塑料船等其他材質船的沖擊,,如今福船市場日漸蕭條,木船的建造工藝已被國家列入瀕危搶救工藝,,現在不少造木船工匠轉行或失業(yè),。”談及福船發(fā)展現狀,,方詩建不禁為福船技藝傳承感到憂心,。
潛心鉆研
用心守護傳承
來到方詩建的工作室,房間中央擺放著醒目的福船模型,,書柜中整齊堆疊著他幾十年來積累的木船建造圖紙與收集的許多中國古船錄書籍,,以及《造船放樣工藝》等各類造船相關文獻史料、筆記,。
方詩建自豪地表示,,幾十年來他始終堅持鉆研木船造船技藝,除完善的圖紙材料,,其書柜中還收藏著不少孤本,,對于研究我國古代造船技術有極大歷史文化價值,在他看來這些就是無價之寶,,期盼著有一天能夠開設展館,,將這些珍貴的古船建造資料進行展示,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大型福船的建造規(guī)范和技藝,。
記者了解到
為進一步傳承發(fā)揚福船制造技藝
方詩建把傳統(tǒng)造船工藝
與現代科技巧妙結合
從藝50多年期間,,他在閩侯南通造船廠承擔福建省漁輪廠出口新加坡“鄭和一號”仿古旅游船主船體、日本“泰期”號仿古木帆船主船體,、韓國“新安”號主船體并和福建上游造船廠聯合建造出口新加坡“鄭和二號”和日本的“七洋”號木帆船及中國大連的“大福龍”“大福鳳”鋼包木仿古游船等多艘仿古船,。
2008年,方詩建為江蘇太倉“中國航海日”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木船舫和世界最大(長71.1米,,寬14.05米,,深6.1米)的南京仿明代鄭和寶船。
2016年,,日本舉辦“中日韓亞洲文化節(jié)”,,方詩建帶領8位方氏木船造船工匠應日本政府邀請在奈良東大寺現場建造一艘中國福船木帆船,并受到各界友人好評,。
此外,,記者看到工作室內還放著一張來自深圳大學的聘書,這是基于方詩建在仿古木帆船的實船制造領域取得的矚目成就,,被特聘為深圳大學海洋藝術研究中心專家顧問,。
同時,方詩建多次受邀前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內外,弘揚福船的文化,,他還參與不少仿古福船保護項目,,2022年受中國航海博物館委托編寫?zhàn)^內的福船相關一系列的保護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并得到好評。
唯有傳承,,方能遠行
長期以來
方詩建致力于把自己所掌握的
木船制造技藝傳授給年輕人
并希望福船技藝
在年輕一代中生根,、延續(xù)
鼓勵其子及方氏后輩
積極學習福船制造技藝
傳承非遺文化
“我現在就希望把我所有的經驗、工藝用圖文的方式記錄留存,,讓福船技藝傳承下去,,不要在我們這代人手上消失,讓千年福船的技藝繼續(xù)發(fā)揚光大,,這就是我的心愿,。”方詩建說,。
(閩侯縣融媒體中心?吳開梅 黃文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