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文化閩侯】且聽風吟:跨越海峽的詩
http://www.hrbznlm.com 2016-06-06 11:42:47 來源:遇見閩侯微信公眾號 【字號 大 中 小】
近日,由中共閩侯縣委宣傳部與福州晚報聯合主辦的2016“文化閩侯”大型系列活動正式啟動,。活動包括了“且聽風吟——首屆海峽兩岸閩侯詩歌朗誦會”、“海峽兩岸名家閩侯聽智會—聚焦上街根雕”,、“跨越海峽尋找我所熟悉的名都文化——第七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仲夏夜之夢閩侯濱江藝術季”,、“閩侯文化名片征集評選”等多項系列子活動,,掀起閩侯文化活動的熱浪。
其中“且聽風吟——首屆海峽兩岸閩侯詩歌朗誦會”的詩歌征集活動,,已經通過臺灣導報,、馬來西亞《聯合日報》、印度尼西亞《國際日報》,、美國《國際日報》,、美國《僑報》、英國《英中時報》,、澳大利亞《大洋時報》,、加拿大《加華日報》、南非《非洲時報》、福州晚報,、福州晚報公眾微信號,、東街口?晚報在線網站等, 向境內外全面征集,。
本周末,,6月5日,將在上街根雕產業(yè)創(chuàng)意園舉辦“木之默?詩之歌”詩歌朗誦會,。6月28日,,將在閩侯縣城甘蔗舉行“且聽風吟——首屆海峽兩岸閩侯詩歌音樂會”。同時,,也將結集印刷《閩侯贊美詩》第一卷(樣書),。
近日,福州知名詩人潘秋專程到福州晚報社送詩稿,。
出生于閩侯南通瓜山村的潘秋,,一直對故鄉(xiāng)閩侯懷有深情,寫下了不少有關閩侯的詩作,,他的這些作品也為本次活動增色不少,。
(詩人潘秋)
作品入選“閩派詩歌百年百人”
福建的文學青年可能都知道潘秋其人。他不僅是個詩人,,而且還開辦了福州第一家民營書店,。潘秋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就享譽詩壇,發(fā)表于1982年的代表作《蚯蚓之歌》廣為人知,,其結尾如此寫道:“我是蚯蚓/沉默不是我的靜止/位卑不是我的悲哀/我有我的自豪/我默默地作曲線的探索/盡管泥土里沒有現成的路”,。這首詩契合了改革開放之初銳意進取的時代精神,抒發(fā)了一代人的心聲,,發(fā)表后先后被全國各大刊物轉載,,在當時引發(fā)轟動效應,也奠定了潘秋的詩壇地位,。
(潘秋最初的文學書店)
2015年,,福建省文聯和省作家協會編輯出版《閩派詩歌百年百人作品選》,潘秋的詩作入選,。入選百人名單的閩侯籍詩人還有廬隱(祖籍閩侯南嶼),、林徽因(祖籍閩縣,今閩侯),、鄭敏(九葉派代表詩人,,祖籍閩侯)。這三位女詩人都是詩壇前輩,,能與她們同入百年百人名單,,而且還同為閩侯籍,這讓潘秋頗感自豪。潘秋說:“出了廬隱,、林徽因,、鄭敏這些大詩人,說明閩侯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這次你們舉辦詩歌朗誦會,,是詩壇盛事,作為閩侯人,,我理應參加,。”
用筆傾訴對故鄉(xiāng)風物的熱愛
1943年出生于閩侯南通鎮(zhèn)瓜山村的潘秋,,對家鄉(xiāng)閩侯的感情深厚,。
10歲之前,潘秋在南通瓜山村度過了自己的童年,,那時還上過私塾,,三年級后才上公立小學。后來他響應號召,,成為福州市第一批上山下鄉(xiāng)的知青,,到順昌林場落戶……雖然此后的生活軌跡漸漸遠離閩侯,但他始終心懷故鄉(xiāng),,想念童年時游玩過的山山水水,,時常回家鄉(xiāng)看看,。他的詩作,,就傾訴了自己對于故鄉(xiāng)的熱愛和思念。
(南通鎮(zhèn)瓜山村)
他寫閩侯的十八重溪:“十八重溪啊十八重溪/我心中最婉轉的韻味/如果人生的風采沒有太多的迂回/怎能激起多愁善感的浪花?”他寫閩侯的五虎山:“五只猛虎抖擻著呼嘯/駕馭著波山浪谷的驚險/馳騁著云山林海的浩瀚/與榕城的三山相互對峙/成就一幅虎踞獅盤的風景,?!?/p>
(十八重溪?林明秋/攝)
(五虎山?孫琛/攝)
除了風景,閩侯的其他風物也都被他寫入詩中,。閩侯上街的根雕蜚聲海內外,這些巧奪天工的根雕藝術品,,也成了潘秋的歌詠對象,。
(閩侯根雕產業(yè)創(chuàng)意園?陳建鋆/攝)
6月5日,潘秋將出席閩侯“木之默?詩之歌”詩歌朗誦會,,他專門創(chuàng)作了兩首有關木雕的詩作,。特此呈獻給網友,先來領略一下潘秋對根雕的真摯情感吧!
《愛的雕塑》
——題上街根雕《求偶雞》
愛雖是永恒
但凝固并非定型
可愛的正是
重新雕塑
一旦觸到熱情的手溫
終于被雕塑成脈脈含情——
粗糙中琢出細膩
冷淡中刻出熱烈
粗獷中鏤出溫柔……
無聲的呼喚
比有聲更為揪心
籠里高亢地揚脖
籠外激動地拍翅
石籠隔不了
一代執(zhí)著的追求
瑰麗的根雕
畢竟無瑕,、晶瑩……
當你闖入我視野
我才恍然大悟
緊要的傾心的琢磨
縱使最無情的石頭
也蘊藏無限鐘情……
(根雕作品——二喬?紀玉屏/攝)
(根雕作品——一舉三得?張敏/攝)
(根雕作品——大自在?張敏/攝)
《根花怒放》
——題上街根雕《碩果累累》
樹根果真開了花
輕巧的雕刀
刻出沉甸甸的碩果——
串串荔枝燃燒
掛掛枇杷晃金
粒粒石榴欲裂……
貧瘠孕育燦爛的豐收——
自然的本色
被恰到好處地
刻成彩果
比現實更逼真
是精雕的寓意
細鏤的寄托
誰不傾心呢
經歷太久的荒蕪
我久久地輕撫
不僅僅是
一種偏愛的心理
雖是雕琢的果子
同樣使人倍加珍惜
雕塑的芬芳啊
鏤刻的蜜甜啊
不同季節(jié)的果子啊
同時成熟……
(根雕作品——嘯聚山林?陳飛洋/攝)
(根雕作品——伯樂?陳飛洋/攝)
首屆海峽兩岸“閩侯贊美詩”詩詞征集活動正在進行中,,歡迎投稿!!
1主題及形式
詩歌主題為介紹,、贊頌閩侯歷史,、文化、山水,、風光,、人文等,形式既可以是格律詩,,也可以是自由詩,。
2獎項設置
活動設置一等獎1名,獎金3000元;二等獎2名,,獎金1000元;三等獎3名,,獎金500元;優(yōu)秀獎30名,獎金150元或同值獎品,。一,、二、三等獎和優(yōu)秀獎將同時獲得獎牌,、證書,。
3投稿方式
郵寄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qū)小柳路福州晚報文體部 林玉和編輯(收);
電子郵箱投遞:[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