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嶼片區(qū)21處古民居將受保護 舊改項目完成搬遷
http://www.hrbznlm.com 2015-09-01 10:32:44 來源:福州晚報 【字號 大 中 小】
福州晚報訊 倉山區(qū)建新鎮(zhèn)臺嶼片區(qū)舊改項目已基本完成搬遷,正在拆舊,,那些古民居將何去何從?記者昨天從三坊七巷管委會獲悉,,臺嶼村現(xiàn)存的有一定價值的古民居將予以保護。施工隊今天進場,,對部分古民居進行落架保護,。
古村形成于宋代
陳氏名人輩出
臺嶼村形成于宋代,目前北至鳳山路(在建),,東至福灣路(改造中),,西至盤嶼路(金洲南路),,涉及范圍約44.35公頃(665.2畝)。
臺嶼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代出了不少陳氏名人,。據(jù)臺嶼陳氏族譜記載,兩宋之際金兵入侵,,中原動蕩,,臺嶼陳氏始祖陳允元自豫入閩,先住福州城內(nèi)釣鱸橋,,后擇臺嶼定居,。宋亡,陳嘉言隱居臺嶼,,修建草堂,,藏書數(shù)萬卷,人稱書隱先生,,草堂為書隱草堂,,從此臺嶼文風鼎盛。明初賜閩人三十六姓徙琉球,,其中有福州陳姓,。從臺嶼陳氏九世祖陳克震任琉球國左尚史(宰相)來看,該支陳姓有可能來自臺嶼,。明天順二年(1458年)福建饑荒,,臺嶼村人陳淮捐米兩百石,活人無數(shù),,百姓感恩戴德,,皇帝也下旨旌表,立碑于陳氏宗祠,。清宣統(tǒng)三年,,臺嶼人陳更新參與廣州反清起義,壯烈犧牲,,為黃花崗福建“十杰”之一,。
對不同建筑
擬采取相應保護措施
臺嶼村范圍內(nèi)共有省級文保1處(臺嶼陳氏宗祠),區(qū)級文保1處(臺嶼陳東忠烈祠),,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6處(包括中截陳宅,、長埕紅磚厝等)。
臺嶼村雖不屬于名村名鎮(zhèn),,未列入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核心保護范疇,,但此次市政府要求相關部門主動介入,在臺嶼片區(qū)舊改過程中注重保護文化遺產(chǎn),留住鄉(xiāng)愁,。為此,,三坊七巷管委會多次組織專家深入臺嶼村展開文化遺產(chǎn)普查。普查中發(fā)現(xiàn),,除2處文保單位和6處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外,,該村還有21處局部保存相對完整的古民居。
“作為我市奧體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臺嶼片區(qū)舊改項目搬遷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拆舊,以確保在青運會前形成形象,。對于不同建筑,,擬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比黄呦锕芪瘯嘘P負責人昨天說,。
對文物保護單位及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6處不可移動文物,有關部門將嚴格按照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實行保護,。對21處古民居,有關部門將采取保留或落架在臺嶼村內(nèi)異地修復的方式保護,。相關負責人介紹,,對需暫時落架保護的古民居,福州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古建所已進行現(xiàn)場測繪,,落架施工由具備園林古建和文物建筑施工資質(zhì)的施工單位實施,,落架構件將實行集中保護。結合臺嶼片區(qū)整體建設,,落架建筑將在臺嶼村重新恢復,。屆時,臺嶼片區(qū)將打造成為有序更新,、新舊結合的活力片區(qū),。
(福州晚報 首席記者 綦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