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的車站
http://www.hrbznlm.com 2015-08-09 15:55:14 來源:遇見閩侯微信公眾平臺 【字號 大 中 小】
“當(dāng)你緊緊握著我的手,,再三說著珍重珍重,。當(dāng)你深深看著我的眼,再三說著別送別送,。當(dāng)你走上離別的車站,,我終于不停的呼喚呼喚……”
一曲《離別的車站》,一方告別的月臺,,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在這里上演,。外福鐵路在閩侯縣境內(nèi)曾設(shè)大目埕、白沙,、閩侯(甘蔗),、江坂(關(guān)口,貨運(yùn)站)和杜塢等5個站,。然而隨著鐵路提速,,客運(yùn)火車已不在這里停留,老火車站也逐漸淡出人們視野,,沉寂在時光里,。
(飛馳的列車不再停留·陳宗興/攝)
雨中,濕潤的閩侯站月臺,,顯得更加落寞,。這座啟用于1958年的車站,原名甘蔗站,,在1991年改名為閩侯站,。曾經(jīng)的候車廳,已經(jīng)被改為鐵路職工活動室,,上方的“甘蔗”字樣還保留著舊時模樣,,卻浸透著滄桑?,F(xiàn)在,,這里僅作為貨運(yùn)中轉(zhuǎn)站。車站對面便是貨倉,,幾個工人正忙著搬卸貨物,。淅淅瀝瀝的落雨湮沒了四周的聲響,洗滌著貨車,、鐵軌,、月臺,,還有道旁的花木。
(靜靜等待·陳宗興/攝)
(候車廳成為職工活動室·陳宗興/攝)
新舊交替,,瞬間永恒,。與閩侯站相比,白沙站則更像是一片荒涼的秘境——沒有明顯的標(biāo)識,,亦沒有站牌,,只有僅存的站臺號碼,仿佛一座廢棄的倉庫,,掩映在荒草叢中,。歲月的侵蝕,帶給車站憔悴與落寞,,留下累累的銹跡和斑痕,。素面朝天的模樣,讓人很難想象它當(dāng)年的繁盛,。
(廢棄的白沙站·陳宗興/攝)
(期待重逢的站臺·彭常通/攝)
在逝去的歲月里,,不少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從這里踏上駛向遠(yuǎn)方的列車,。他們的親人朋友揮動著手臂,,句句叮嚀、聲聲告別,。長鳴的汽笛,,催促著離別的步伐。好似詩人食指筆下《這是四點(diǎn)零八分的北京》里那群即將啟程的年輕知青,。對故土家園的眷戀,,對未知前路的不安,交織出難以言表的情緒,。
(眷戀·彭常通/攝)
回首處,,熱鬧繁華已化作過眼煙云,曾經(jīng)的思緒萬千也成為淡然往事,。老火車站的繁華模樣,,已經(jīng)定格在歷史畫冊里,而那段塵封已久的青春記憶,,那些互道珍重的惜別情誼,,早已鐫刻在過客、游子的心坎里,,始終不曾遠(yuǎn)去……
(留在記憶中的等待·彭常通/攝)
疏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