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WWW免费全部网站_国产一级特黄无码免费视频_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性感丰满的身材_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_S8在线观看成人网站_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_久久精品无限资源好片_宅女午夜福利免费视频_日韩操逼视频,国产AV精品大屁股妖精视频,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国产精品白浆精子流水合集

第四章 艱苦卓絕的游擊戰(zhàn)爭

http://www.hrbznlm.com  2021-05-18 16:29:43      【字號

一、中共閩中特委與游擊根據(jù)地的建立

“福建事變”失敗后,蔣介石強化了省城福州的法西斯統(tǒng)治。國民黨憲兵第四團從上海調駐福州 。憲兵四團進駐福州后,,立即組建“復興社”等特務組織,派出便衣特務四處活動,搜索破壞地下黨組織,形勢十分緊張。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決定部分人員疏散隱蔽工作,,派劉突軍,、潘作禎、鄭乃之等到閩侯鳳崗鄉(xiāng)開辟工作,。他們來到鳳崗后,,與馮宅村游毓楨取得聯(lián)系,并同游毓楨等人一道以創(chuàng)辦馮宅小學為掩護,,開展革命活動,,成立互濟會、農民夜校等,,擁有基本群眾四五十人,。中心市委安排一批黨員骨干先后轉移農村各地,以防敵人搜捕破壞,。1934年3月,,中共寧德縣委書記葉覺登到福州匯報工作,在大橋頭被敵特跟蹤逮捕,。葉覺登經不起嚴刑拷打,,叛變革命,供出福州中心市委在斗中路的秘密交通站及聯(lián)絡暗號。憲兵四團特務立即出動,,在周邊設下埋伏,。4月2日,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擴大會在秘密交通站召開,,特務包圍了交通站,,中心市委書記陳之樞、市委秘書周劍心等10多人相繼被捕,。中心市委兵委書記王于潔,、組織部長葉凱等在赴會途中發(fā)現(xiàn)情況異常,立即撤離并分頭通知其他人員迅速轉移,。

憲兵四團捕獲中心市委大部分成員后,,連夜審訊,周劍心,、陳之樞先后叛變,。隨后,憲兵團出動大批特務大肆搜捕,。由于福州中心市委主要負責人叛變革命,,造成30多名共產黨員先后被捕,福州黨組織遭受嚴重破壞,,全省各縣黨組織,,包括福安、建甌中心縣委,,莆田,、仙游、寧德縣委,、松溪,、福清和閩侯的滬嶼、甘蔗等黨支部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而停止活動,。幸免于難的市委主要成員王于潔,、黃孝敏及劉突軍等人,幾經周折先后轉移到莆田,、福清等地,。

同年6月,從上海返回的福州中心市委宣傳部長黃孝敏同市互濟會主任劉突軍脫險后先后轉移到福清,,與福清的黨組織取得聯(lián)系,。8月,黃孝敏,、劉突軍等人在福清角樓召開會議,,分析了當時的斗爭形勢,,認為在城市的黨組織被破壞后,唯一的出路只有扎根農村進行游擊斗爭,,決定成立福清中心縣委,,領導福清、長樂,、閩侯和永泰等縣邊界地區(qū)革命斗爭,。會議推選黃孝敏任福清中心縣委書記,劉突軍,、何胥陶,、余長鉞、陳金來為中心縣委委員,,陳振芳(程序)任共青團縣委書記,。中心縣委以斗垣、玉瑤,、江鏡,、角樓等村莊為基點,并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福清游擊隊,,劉突軍任隊長,,黃孝敏任政委。

1934年10月,,由于黨內繼續(xù)推行“左”傾冒險主義,,致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zhàn)略轉移,,舉行二萬五千里長征,。這時,國民黨反動派除調動優(yōu)勢兵力圍追堵截中央紅軍外,,還加強了對各地紅軍游擊隊的“清剿”。1935年2月,,國民黨福建當局糾集3個師,,并出動海軍陸戰(zhàn)隊共1000多人進攻閩東連江蘇區(qū)。連江工農武裝西南團遭受嚴重損失,,余部20多人由縣委書記魏耿(后叛變),、團長楊采衡、共青團書記陳云飛率領突圍,,經霞浦西洋島渡海到福清??诘顷懀c福清中心縣委黃孝敏,、劉突軍接上關系,,隊伍并入福清游擊隊,,充實和加強了福清黨領導的武裝力量。

1935年5月,,為了統(tǒng)一領導閩中地區(qū)革命斗爭,,莆田、福清兩個中心縣委取得聯(lián)系,,兩個中心縣委主要領導人王于潔,、黃孝敏、潘濤,、劉突軍在福清掌溪召開聯(lián)席會議,。會議決定成立中共閩中特委,由王于潔任特委書記,,黃孝敏,、潘濤、劉突軍,、余長鉞,、陳炳奎為委員。同時決定在閩中建立以常太為中心的莆(田),、仙(游),、永(泰)邊和以羅漢為中心的福(清)、莆(田),、永(泰)邊兩塊游擊根據(jù)地,,并將福清、莆田兩支游擊隊分別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閩中游擊隊第一支隊和第二支隊,,在特委的統(tǒng)一領導下,,開展游擊斗爭。

為站穩(wěn)腳根,,堅持農村游擊斗爭,,中共閩中特委決定在國民黨統(tǒng)治較為薄弱的羅漢里山區(qū)創(chuàng)建游擊根據(jù)地。并收編了當?shù)赝练诉z孀何蘭英,。5月,,游擊隊扎營在羅漢山中,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閩中第一支隊,,魏耿為支隊長,,黃孝敏為政委(后為劉突軍)、吳德標為副支隊長,,楊采衡為參謀長,。羅漢游擊根據(jù)地正式成立。

羅漢游擊根據(jù)地的建立和工農紅軍游擊隊的發(fā)展,,引起敵人的恐慌,,他們派出特務潛入羅漢里偵探活動,,當即就被游擊隊發(fā)現(xiàn)捉捕處決。但敵人不甘心失敗,,又利用土匪和反動民團,,對羅漢根據(jù)地進行騷擾破壞,為肅清匪特鞏固根據(jù)地,,閩中特委決定主動出擊敵人,。他們于1935年7月間出師琯口,殲滅了股匪劉春水殘部30多人,,繳獲長短槍30多支,,子彈4000多發(fā)。接著采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zhàn)術,,將盤距在一都、東山的吳守師,、黃阿大兩股土匪趕出羅漢里,。土匪威脅解除后,又集中力量圍殲周圍的反動民團和聯(lián)保處,。1935年秋,,羅漢游擊隊60多人連夜翻山越嶺趕到永泰一都,采取武力和政治攻勢相結合的戰(zhàn)術,,一舉拔除一都民團和聯(lián)保處,,繳獲長槍10多支。10月,,游擊隊領導劉突軍,、吳德標帶領80多人從羅漢出發(fā),連夜趕到大洋田賦處,,一舉全殲糧務小分隊,,繳槍8支,就地處決了惡貫滿盈的鋪差方春林,。與此同時,,閩中第一支隊30多人由魏耿、楊采衡率領到永泰一都東山寨打土豪搞經濟,,以補充游擊隊給養(yǎng),。

從1935年7月至10月短短的3個月,,閩中第一支隊掃除匪患,,拔除聯(lián)保處,襲擊田賦處,、東山寨反擊戰(zhàn)等,,連戰(zhàn)皆捷,,清除根據(jù)地及其周圍的反動勢力,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這不僅鞏固了羅漢根據(jù)地,,而且擴展了根據(jù)地的活動區(qū)域,形成以羅漢為中心,,周邊遠近幾十里的一都,、東山、龜山,、大化,、下鋪、北郭,、垱下,、菠蘭和福清的琯口、閩侯的西臺,、時洋等廣大游擊區(qū),。這些區(qū)域先后有幾十位青壯年投奔羅漢里,參加了紅軍游擊隊,,革命隊伍迅速擴展到100多人,,從而使羅漢里成為閩中的一塊紅色游擊根據(jù)地,為堅持三年游擊戰(zhàn)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襲擊大義鄉(xiāng)

1935年冬,活動在莆田常太游擊根據(jù)地的中國工農紅軍閩中游擊隊第二支隊,,在馬口鎮(zhèn)壓了罪惡累累的鋪差韓覲侯和為虎作倀,、欺壓窮人的猴坑土豪楊本六后,接著又在渡口,、銀坑等地抓獲并處決了偽裝買山貨,、偵探搜集常太根據(jù)地情報的國民黨特務3人,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但敵人不甘心失敗,,立即進行反撲,抽調500多兵力向常太游擊根據(jù)地大舉“圍剿”,。為配合常太游擊隊反“圍剿”斗爭,,以牽制敵人兵力,閩中游擊隊第一支隊遵照中共閩中特委指示,,決定到福廈線攻打閩侯大義鄉(xiāng)敵據(jù)點,。

大義鄉(xiāng)(今屬閩侯青口鄉(xiāng)大義村)十八姓祠堂內駐有民團。為摸清敵情,,閩中游擊隊第一支隊選派10名精干先遣隊員化裝潛入大義鄉(xiāng),,偵察民團駐地——十八姓祠堂的地形,、哨位及布防設施等。晚上,,游擊隊政委劉突軍率領60多名戰(zhàn)士急行軍到達大義時,,先遣隊員已把敵哨兵搞掉,游擊隊迅速地將十八姓祠堂緊緊包圍,。面對突如其來的一大批“神兵”,,在睡夢中驚醒的80多名團丁驚慌失措,欲逃無路,,只好束手就擒,。游擊隊不費一槍一彈解除了團丁武裝,繳獲了20多支槍,,解救了被敵拘捕的壯丁六七十人,,并燒毀了壯丁冊。隊伍撤離時,,還在大義鄉(xiāng)的大街小巷張貼宣傳標語,,隨后隊伍返回羅漢游擊根據(jù)地。這次襲擊戰(zhàn),,不僅震懾了敵人,,而且擴大了游擊隊的政治影響。

三,、攻打紫來庵

閩中游擊隊第一支隊攻克大義鄉(xiāng),、解除駐扎該鄉(xiāng)十八姓祠堂國民黨民團武裝后,緊接著又部署攻打閩侯滬嶼鎮(zhèn)紫來庵戰(zhàn)斗,。

滬嶼鎮(zhèn),,位于閩侯七里中心,人口眾多,,街道店鋪林立,,較為繁華。七里一帶地主豪紳多數(shù)居住該鎮(zhèn),,民團和一個排的保安隊駐在鎮(zhèn)南端的紫來庵內,。游擊隊決定:一路由吳德標率領主力60多人負責攻打紫來庵敵兵,一路由劉突軍,、楊采衡率精干隊伍10多人深入滬嶼鎮(zhèn)組織群眾打土豪劣紳,。

1936年臨近春節(jié)的一個夜晚,副隊長吳德標率領60多名游擊隊員急速包圍了紫來庵,。庵內民團和保安隊在睡夢中驚醒,,急忙架起機槍向游擊隊猛烈掃射。吳德標當機立斷,立即把主力隊伍分成兩個小分隊,,第一小分隊作掩護,第二小分隊為主攻,。在敵人的火力被第一個小分隊壓住的一剎那,,第二小分隊迅速匍匐到紫來庵墻角下,把兩架竹梯靠在敵樓窗口下,,兩個隊員迅猛登上竹梯,,從窗口投入集8枚為一束的手榴彈,敵人被炸得血肉橫飛,,嚎啕哭叫,。活命的殘敵不得不退到樓下,。第二小分隊戰(zhàn)士立即搶占制高點,,向庵內負隅頑抗的敵人開火,把敵人從庵的前院逼退到后院,。緊接著幾個戰(zhàn)士沖下樓去,,打開庵門,庵外的第一小分隊戰(zhàn)士蜂擁而入,,把畏縮在紫來庵后院的敵兵死死堵住,。可這些不甘心失敗的敵人還在掙扎頑抗,,游擊隊員乘勝攻擊敵人,。頓時,敵人死的死,,傷的傷,,鬼哭狼嚎,亂成一團,,許多殘敵紛紛爬墻跳窗,,爭相逃命。這場戰(zhàn)斗,,擊斃敵人9名,,繳獲長短槍40多支,機槍1挺,,以及手榴彈等,,還解救被關押的無辜群眾30多人。

由政委劉突軍率領的另一路戰(zhàn)士和數(shù)百名群眾,,一聽到攻打紫來庵戰(zhàn)斗的槍聲,,立即沖入鎮(zhèn)內,包圍了永昌隆地主土豪的住宅,砸開他們的倉庫,、商店,、把大部分糧食、布匹等物資分給廣大貧苦農民,,其余的運回根據(jù)地作為部隊給養(yǎng),。

戰(zhàn)斗結束后,游擊隊在羅漢根據(jù)地一面同群眾歡度春節(jié),,一面進行整訓,,迎接新的戰(zhàn)斗任務。

四,、何莊橋伏擊戰(zhàn)

1936年2月22日,,駐扎在羅漢里游擊根據(jù)地的閩中游擊隊第一支隊接到中共閩中特委一份緊急情報:得知次日福建省銀行廈門分行有批鈔票解省,當即研究對策,,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如果能截獲這批敵人鈔票,即可解決游擊隊的一部分經濟問題,,又能給敵人以沉重地打擊,,將會進一步擴大紅軍游擊隊的政治影響,于是決定采取隱蔽埋伏的方式,,截擊敵人,。為使這次截擊戰(zhàn)斗順利進行,決定派參謀長楊采衡率領幾位精干隊員進行實地偵察,,確定伏擊地點,。

當夜,楊采衡帶領幾名精悍的隊員,,穿上便衣,,乘夜色趕赴福清和閩侯交界的相思嶺地段實地勘察,選定公路急彎處的何莊橋為伏擊點,。因為該橋是必經之路,,又夾在兩山之間,橋邊皆山坡叢林,,是埋伏的理想地形,。楊采衡把偵察的結果向支隊領導作了匯報,支隊領導立即作了戰(zhàn)斗部署,,挑選70多名游擊隊員組成3個小分隊,,由吳德標、楊采衡率隊伏擊,。

午夜時分,,3個小分隊70多名全副武裝的游擊戰(zhàn)士,在吳德標、楊采衡的率領下,,冒著寒風,,摸黑穿過崎嶇的雙坑、半嶺,,越過茶頭山,、牛坪,經過2個多小時的急行軍,,于拂曉前到達何莊橋隱蔽下來。

天剛蒙蒙亮,,3個小分隊就分別進入預先選定的陣地,。第一小分隊埋伏在何莊橋以北約一華里的灌木叢中,擔負阻擊可能從福州方向來的敵人援兵,;第三小分隊埋伏在何莊橋南面約一華里的灌木叢中,,嚴防可能從莆田江口方向來的敵人援兵;第二小分隊擔任主力,,負責截擊汽車任務,。一、二小分隊還兼負封鎖公路,,禁止行人來往,,以免走漏風聲。為了擋住敵人的汽車,,第二小分隊一到何莊橋,,就從山上砍下兩棵大樹,橫放在橋的兩頭,。一切準備就緒,,第二小分隊便埋伏在大橋南面二、三十米遠的狹小高地上的灌木叢中,,等待敵人的到來,。

從清晨一直等到響午,不見動靜,,但戰(zhàn)士們嚴守紀律,,忍受著饑餓與寒冷,堅持潛伏等待,。約午后4時許,,公路南邊方向傳來汽車的喇叭聲,二輛汽車相隨飛馳而來,,當汽車進入游擊隊伏擊圈時,,吳德標一聲令下,頓時,槍聲,、喊殺聲四起,。車上的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喊殺聲嚇得魂飛魄散,前面一輛汽車企圖加大油門沖過去,,卻被橋上大樹擋住去路,,想后退又不可能,只好剎車,。后一輛汽車急轉車頭,,企圖往南逃竄,可汽車輪胎被游擊隊擊中,,癟了氣,,癱瘓在公路上。

這時,,第二小分隊戰(zhàn)士像猛虎下山一樣沖下公路,,把兩輛汽車團團圍住。吳德標命令敵人舉手投降,,敵人只好投降一個個舉手下車,。游擊隊員立即繳了8個敵兵槍械。

在下車的敵人中,,有個頭戴高帽,、身著長袍、手持文明杖的人,,吳德標嚴厲訓斥其老實交代,,這家伙才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邊舉手邊報出自己是“韓疆士”的姓名,原來他就是福建省銀行副總經理——國民黨福建省政府主席陳儀的妻弟,。同時,,還抓獲了國民黨五大代表鄭其妙和大田縣縣長薩桓等7名要員。

這場伏擊戰(zhàn),,除抓獲10多名國民黨官員和憲兵外,,還繳獲14支長短槍、千余發(fā)子彈,、200萬元鈔票,、幾十塊銀元、一條金褲帶,、10只金戒指,。傍晚時分,3個游擊小分隊押著俘虜,、背著戰(zhàn)利品,,勝利地返回羅漢里游擊根據(jù)地,。

五、反“圍剿”斗爭

羅漢里根據(jù)地紅軍游擊隊頻繁出擊敵人據(jù)點,,鎮(zhèn)壓了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和反動兵痞,,截獲國民黨大量鈔票、銀元,,抓俘福建省銀行副總經理韓疆士,,給國民黨福建當局以沉重地打擊。國民黨福建省主席陳儀惱怒至極,,緊急調動省憲兵,、保安團和駐軍以及永泰、福清,、莆田,、閩侯四縣保安隊等共3000多兵力,于1936年2月26日分別進駐福清的琯口,、上店,、磨石,、東張,、閩侯的尚干、坊口,、大義,、西塘、溪口和永泰的葛嶺,、大樟,、塘前等地向羅漢里實行軍事包圍,同時還派出飛機偵察,,鐵甲車巡邏,,妄圖一舉把游擊隊消滅在羅漢山上。

羅漢里紅軍游擊隊在何莊橋伏擊戰(zhàn)勝利結束后,,就預料到敵人瘋狂反撲的可能,。當部隊回到根據(jù)地的當天晚上,立即開會研究,,作了反“圍剿”斗爭的部署:(一)凡是重要文件,、貴重物資立即轉移到安全地點;(二)俘獲的國民黨官員由魏耿率少數(shù)后勤隊伍負責看押,,并由熟悉地形的何蘭英帶路在羅漢周圍山上流動隱蔽,;(三)立即派出游擊隊分頭到各基點村,發(fā)動群眾分散隱蔽,;(四)化整為零,,把游擊隊分成3個分隊,,與敵周旋于深山密林之中。第一分隊由劉突軍帶領到后埔溪山上,;第二分隊由吳德標帶領到馬蹄山上,;第三分隊由楊采衡帶領到雙坑后面大山里。黃孝敏帶領一部分武工隊員撤出羅漢里,,設法與閩中游擊第二支隊和特委主要領導人取得聯(lián)系,;陳云飛帶幾個戰(zhàn)士轉移到福清琯口附近隱蔽,負責聯(lián)絡和偵察敵情,。

2月25日,,全體游擊隊員按照支隊的部署全部進入反“圍剿”斗爭崗位。

2月27日,,國民黨軍隊開始搜山,,各路敵人用槍逼著群眾在前面開路,進山后,,又強迫他們砍樹燒山搭草寮,,實行分進合圍,步步為營的戰(zhàn)術,,白天搜索到那里,,晚上就在那里宿營布哨,妄圖緊縮包圍圈將游擊隊一網打盡,。當天下午,,天氣突變,下起大雨,,搜山的敵人只得退回宿營地,。

雨斷斷續(xù)續(xù)下了幾天。3月1日,,雨剛停,,敵人又繼續(xù)搜山。這次,,敵人集中大批人馬,,一面搜山,一面在各個山頭路口設崗布哨,,嚴密封鎖,。游擊隊第一分隊與二、四分隊的聯(lián)絡被切斷,,敵人包圍圈越來越小,。3月中旬,敵人集中所有兵力,,在各個山頭布防,,連小山溝都布滿了崗哨,,甚至連夜晚都點火把搜山,但游擊隊利用深山密林,,機智地與敵人周旋,,使敵人時時處處撲空。

時值倒春寒季節(jié),,整天霪雨霏霏,,寒風刺骨。惡劣的氣候和缺吃少穿給傷病戰(zhàn)士帶來難以想象的困難,,身處荒山僻野,,又無醫(yī)無藥,病痛時時折磨著戰(zhàn)士,。政委劉突軍在一次行軍中,,腳板被竹尖刺破化膿,但他沒有叫一聲苦,,在戰(zhàn)士面前沒有流露一點痛苦的表情,,而對戰(zhàn)士還是無微不至地關懷。在他影響下,,全體戰(zhàn)士面對險惡的環(huán)境,,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同敵人周旋于深山老林之中,,躲過了一次一次敵軍的搜索,。

隨著敵人“圍剿”時間的延長,,被圍困在山中的游擊隊處境越來越困難。要擺脫困境,,就得想辦法不失時機地主動襲擊敵人,。3月中旬的一個夜晚,風猛雨大,,山上漆黑一片,。劉突軍利用這個襲擊敵人的好機會,指派5名戰(zhàn)士,,摸黑越過敵軍封鎖線,,繞到雙頭坑敵據(jù)點,出其不意地扔了幾顆手榴彈,,打了一陣槍,,敵死傷六七個。敵人摸不清情況,,就輕重機槍胡亂地掃射起來,。附近的敵人聽到槍聲后,,不敢輕舉妄動,只是點起火把,,在據(jù)點里亂放一陣槍,。等到雙頭坑敵人明白過來,停止射擊時,,我5位戰(zhàn)士已安全撤離,。第二天,敵人又出動大批人馬,,搜剿雙頭坑山,,游擊隊早已轉移到另一個山頭隱蔽。

第一小分隊接連幾個夜晚派出突擊隊潛入敵營,,采用聲東擊西的戰(zhàn)術襲擊敵人,,把敵人弄得暈頭轉向。其他小分隊也很快地推行第一小分隊這種靈活機動的戰(zhàn)術,,從而改變了游擊隊前段單純隱蔽挨打的被動局面,,創(chuàng)造了防守中進攻的反“圍剿”斗爭新經驗,變被動為主動,。

3月下旬,,由于接連不斷的暴雨,劉突軍接受戰(zhàn)士們的建議,,時常把小分隊帶到能避風雨的地方宿營,。一天夜里,寒風凜冽,,雪雨交加,,戰(zhàn)士們手腳全被凍僵了,劉突軍帶領小分隊到下堡溪附近小廟里烘衣取暖,。拂曉時,,因疏忽露出火光,被敵兵發(fā)現(xiàn),,敵人立即吹哨集中,,從竹橋上猛撲過溪。在這緊急關頭,,劉突軍帶領小分隊迅速搶占險要地形,,以密集的火力痛擊剛跨過竹橋的敵人,前頭之敵倒下幾個,,后頭之敵抱頭鼠竄向竹橋上蜂擁,,竹橋被擠壓斷塌,幾十名敵兵葬身于奔騰的溪流之中,。未過橋的大隊敵兵只能眼睜睜看著游擊隊急速撤離并消失在山野密林中,。這場戰(zhàn)斗,,敵人死傷幾十人,而游擊隊只傷1人,。當天下午,,兩組20多位戰(zhàn)士在密林里會合。劉突軍分析了敵我形勢,,認為在游擊隊暴露了目標后,,敵人必定調集重兵圍攻。于是決定將全隊人員分成5個小組,,朝敵人已經搜索過的其兵力布防相對薄弱的山頭轉移,,并確定好突圍后集中地點及聯(lián)絡信號。5個小組經幾個小時冒雨摸黑艱難跋涉,,終于越過半嶺到龜湖山一帶封鎖線,,安全地轉移到珠侖山,把“圍剿”的敵人遠遠地甩在后面,。

敵人3000多人馬,,在羅漢里“清剿”了一個多月,不但沒有摸著游擊隊的去向,,反而在下堡溪丟下幾十具尸首,。敵人氣急敗壞,施展出更加殘忍的手段,,一面繼續(xù)搜山,,一面抽調人馬配合反動民團,到羅漢角樓,、肖厝,、半嶺、大坑,、垱下,、波蘭等革命基點村“清剿”,,對這些基點村進行慘無人道的洗劫,。燒毀拆除民房147間,搶掠財產不計其數(shù),,抓捕無辜群眾200多人,,殘酷殺害12人,但敵人的暴行并沒有使根據(jù)地人民屈服,,不少群眾仍冒著生命危險,,千方百計地給游擊隊送糧報信。女交通員棋三妹不顧身懷六甲,,冒險為游擊隊送糧食,、情報,,返回時不幸被保安團發(fā)現(xiàn)抓捕,保安團逼她帶路找游擊隊被拒絕后,,竟當場殺死護送她的游擊隊員張木土并剖腹取肝,,進行恐嚇。但她面不改色,、罵不絕口,,最后被保安團槍殺并梟首示眾。

敵人找不到游擊隊蹤跡,,一方面集中大批兵力繼續(xù)搜剿外,,另一方面采用特務偵探辦法,派便衣特務偽裝成上山砍柴的群眾潛入深山里,,通過被游擊隊收編的原劉春水匪部匪徒陳香信,、方美佳關系,對游擊隊支隊長魏耿進行金錢,、美女的誘惑,。面對白色恐怖和嚴峻的斗爭環(huán)境,魏耿和何蘭英經不起考驗,,動搖了革命,,獻俘投敵。

1936年4月,,閩中特委領導從國民黨報紙上獲悉魏耿叛變投敵的消息后,,認為魏耿的叛變,對羅漢里游擊隊構成極大的威脅,,必須采取應急措施,。于是閩中特委立即派黃孝敏回羅漢里設法通知游擊隊迅速向莆永方向轉移。5月上旬,,隱蔽在羅漢山中的各路游擊隊在劉突軍,、吳德標帶領下迅速安全地轉移到莆永邊界,中旬到達莆田常太際川,,同閩中游擊隊第二支隊會合,。特委決定兩支隊伍合并后仍稱閩中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劉突軍任支隊政委,,吳德標任支隊長,,雷光熙、王鐵成任副支隊長,,楊采衡任參謀長,。至此,國民黨發(fā)動并持續(xù)二個多月“圍剿”羅漢根據(jù)地,妄圖消滅紅軍游擊隊的陰謀徹底破產,。

由于國民黨的“圍剿”及魏耿的叛變,,在白色恐怖籠罩下,與組織失去聯(lián)系的江濤,、江國榮回家鄉(xiāng)瑯岐,。他們在衙前、江朱等村進行活動,,發(fā)展了江存發(fā),、陳只只二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還先后發(fā)展了陳春海,、江敬棟,、江銀銀等10多人加入游擊隊。并派人前往閩東尋找黨組織,。

六,、開辟新游擊區(qū)

匯合后的閩中工農紅軍游擊隊,在特委領導和廣大群眾的支持下,,運用靈活機動的游擊戰(zhàn)術頻頻出擊,,把游擊戰(zhàn)爭打到莆田平原和沿海腹地去,國民黨軍防不勝防,處處被動挨打,。

國民黨當局十分惱怒,,于1936年7月下旬,又調動國民黨第四十九團兩個營和莆田,、仙游兩縣保安隊共700多人,,從莆、仙兩面向常太根據(jù)地中心區(qū)域夾攻,,并采用清鄉(xiāng)手段,,久駐長剿,大肆燒殺搶掠,。事先轉移隱蔽在山上的軍民,,由于沒做長期反“清剿”的思想準備,所帶的糧食很快吃光了,,饑餓成了嚴重威脅,。加上時值盛夏,蚊蟲肆叮,,疾病交加,,環(huán)境十分惡劣。為擺脫敵人圍困,,堅持革命斗爭,閩中特委決定武裝隊伍撤出常太根據(jù)地,到莆永邊界山溪開辟新的游擊根據(jù)地,。

山溪,,位于莆田、仙游,、永泰三縣交界處(現(xiàn)屬莆田縣),,山高水冷,交通閉塞,,是個三管三不管的地帶,,國民黨統(tǒng)治勢力比較薄弱。但有股匪黃開元四五十人槍,,長期盤踞山溪一帶,。為迅速扎根山溪,9月上旬,,閩中游擊二支隊在劉突軍率領下,,從莆田赤石、赤溪開赴莆永邊界,,進駐山溪,。游擊隊進入山溪時,一邊派骨干黃國璋等人與匪首黃開元談判,,一邊把隊伍開進山溪芹石,。黃開元見“兵臨城下”,無法所為,,只好接受“互不侵犯”條件,。隨后,游擊隊開進山溪寨休整,。同時,,閩中特委還派方子明(中共莆田常興區(qū)工委委員兼民族民衛(wèi)團團長,后為黨的七大代表)到山溪東北面莆田與永泰交界處的寧里,、旗插安,、涼傘山、寨下,、鳳落等地活動,,發(fā)展一批黨員和游擊隊員,開辟新的革命據(jù)點,。

游擊隊進駐山溪后,,一面進行整訓,提高隊伍政治軍事素質,;一面開展統(tǒng)戰(zhàn)工作,,團結爭取各方面力量。并組成一支抗敵保鄉(xiāng)的赤衛(wèi)隊,配合游擊隊開展游擊斗爭,,增強了群眾同黨和部隊的團結,,游擊隊很快地在山溪一帶站穩(wěn)了腳根。

國民黨永泰縣政府獲悉山溪有共產黨游擊隊活動,,急忙派保安隊駐防山溪北面永泰蕉坪村,,并筑堡設崗,以便對付游擊隊,。蕉坪敵崗樓直接威脅山溪游擊根據(jù)地的安全,,特委決定予以拔除。1936年10月,,劉突軍率60多名戰(zhàn)士包圍了蕉坪敵崗樓,,采用攻心戰(zhàn)術瓦解守敵,使敵兵自動繳械投降,,繳獲步槍30多支,、手榴彈幾十枚等。蕉坪崗樓被拔除后,,永泰保安隊即調一個連兵力配合民團向山溪進剿,。游擊隊得到情報后,把部隊撤到山上,,并設下埋伏,。敵軍一路奔波,行至山溪寺時,,疲憊不堪,,就卸下武器歇息。趁敵不備之際,,埋伏的游擊隊突然殺出,,敵人來不及反擊,被沖殺而散,,紛紛奪路向永泰方面逃竄,。這時,劉突軍帶領的另一路10多位戰(zhàn)士,,化裝成敵人便衣隊,,向敵人包圍圈薄弱點走去。因敵人被我便衣蒙住了,,當戰(zhàn)士們逼近敵防線時,,突然向敵軍猛烈開火,打得敵人措手不及,、人仰馬翻,,抱頭鼠竄,。這一仗敵人死傷慘重,待敗退到蕉坪時,,只剩下四五十人,。

1936年10月上旬,,敵人因“圍剿”山溪遭受失敗,,國民黨閩中駐軍第九師二十五旅因“剿共”不力被調防,改由國民黨陸軍第八十師二三九旅駐防閩中,。該師旅長錢東亮一到莆田(旅部設在莆田),,即氣勢洶洶地命令四七八團團長李鼎夷率兵“剿共”。10月24日,,李鼎夷指揮駐軍及地方保安共700多人,,分三路再次“圍剿”山溪。一路從常太出發(fā),,經白沙直抵大帽山包抄山溪,;一路由新縣出發(fā),經吉上,、白玉山包圍山溪,;一路從永泰出發(fā),經蕉坪直插山溪,。這次進剿,,改用夜間行軍,圖謀突然襲擊,。幸好這天清晨大霧彌漫,,劉突軍帶幾位戰(zhàn)士外出工作,在山溪口發(fā)現(xiàn)進犯之敵,,迅速返回駐地,,緊急集中部隊,占領有利地形,,準備戰(zhàn)斗,。天亮時,兩軍展開激戰(zhàn),,戰(zhàn)斗持續(xù)到下午4時,,難解難分。游擊隊領導考慮到敵我力量懸殊,,不宜久戰(zhàn),。為保存實力,游擊隊決定主動撤出山溪,,轉移到新開辟的寧里據(jù)點隱蔽,。為轉移敵人視線,,引開清剿敵人,以便突圍轉移,,決定部隊分三路突圍:一路由劉突軍帶領撤到后溪吉坑山隱蔽,,然后轉移到寧里、旗插安一帶,;一路由雷光熙帶領從長柄出發(fā),,殺回馬槍,往渡口佯攻敵常備隊之后,,經常太際川去仙游,,然后折回寧里;另一路由吳德標率領奔襲琯口鎮(zhèn),,鎮(zhèn)壓了曾充當“清剿”羅漢根據(jù)地清鄉(xiāng)隊鷹犬,,帶隊捕殺游擊隊員家屬和基點村群眾,雙手沾滿人民群眾鮮血的琯口鎮(zhèn)聯(lián)保主任潘德仁,,而后轉回寧里,。1936年11月上旬,從山溪突圍撤退的各路游擊隊分別安全轉移到莆永邊界寧里,、旗插安會合,。

為盡快與上級組織取得聯(lián)系,1936年秋,,閩中特委領導人王于潔親赴上海尋找黨中央,。王于潔在上海沒有找到上級黨組織,便乘廈輪返閩,。在廈門,,王于潔與中共廈門工委書記肖林取得聯(lián)系,肖林告之廈門工委屬香港中共南方臨時工作委員會(簡稱“南臨委”)領導,,并答應協(xié)助閩中特委打通與“南臨委”的聯(lián)系,。1936年6月“兩廣事變”后,閩中特委派余長鉞等從上海經桂林轉赴香港,。10月末,,余長鉞寫信告訴特委,已與中共“南臨委”接上關系,。于是,,特委又派黃孝敏赴香港與“南臨委”聯(lián)系。11月下旬,,黃孝敏,、余長鉞從香港回來,向特委傳達了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喜訊和中共中央向黨內發(fā)出“逼蔣抗日”問題的指示以及“南臨委”對閩中工作的指示,。根據(jù)中央和“南臨委”的指示精神,,特委決定不提“反蔣”口號,,停止對國民黨軍事?lián)c的襲擊,把隊伍隱蔽下來休整訓練,。通過抗日救國新形勢的教育,,加強團結和遵守紀律的教育、軍事訓練以及學講普通話等整訓,,游擊隊的政治素質和戰(zhàn)斗素質普遍得到提高,,為后來奔赴前線投入抗日戰(zhàn)爭奠定了良好基礎。

1937年2月,,閩中特委從中共“南臨委”寄來的《救國時報》中得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以及中共聯(lián)蔣抗日的新精神,,決定召開特委會議,,研究進一步開展政治宣傳,敦促國民黨當局停止內戰(zhàn),,共同抗日等問題,。2月16日晚,特委會議在莆田梧塘洪度村召開,,由于叛徒出賣,,特委書記王于潔和特委委員黃孝敏、潘濤,、余長鉞4人同時被捕,,接著叛徒又帶領敵人到福清誘捕了特委委員、福清縣委書記陳炳奎,。同年6月23日特委5位領導被殺害于福州,。5位特委領導的犧牲,給閩中革命斗爭帶來了重大損失,。幸免于難的劉突軍面對危局,,決定重建閩中黨組織,成立中共閩中工委,,劉突軍為工委書記,,蘇華、黃國璋為委員,。繼續(xù)領導閩中地區(qū)的革命斗爭,。

1937年4月,中共閩中工委派黃國璋赴香港向中共“南臨委”匯報請示工作,。6月中旬,,黃國璋返回閩中,向閩中工委匯報了中共“南臨委”關于“閩中工農游擊隊應統(tǒng)一改編為抗日義勇軍,,番號為‘中華人民抗日義勇軍第七路軍第一縱隊’,;國共兩黨已在談判合作抗日,,閩中工委也可選擇有利時期同國民黨地方當局進行合作抗日的談判”指示。隨之,,閩中工委在莆永邊界寧里村召開擴大會議,,決定把閩中工農游擊隊改編為中華人民抗日救國義勇軍第七路軍第一縱隊,任命吳德標為司令員,,劉突軍兼任政委,,雷光熙、王鐵成為副司令員,,楊采衡為參謀長,。會議還決定待條件成熟時與國民黨地方當局進行合作抗日談判。這次會議,,對于閩中黨組織貫徹執(zhí)行中共“聯(lián)蔣抗日”的方針具有重要意義,。此后,閩中黨組織為爭取實現(xiàn)閩中地區(qū)國共合作,、共同抗日作了不懈的努力,。


來源:中共閩侯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