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丨弘揚教育家精神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http://www.hrbznlm.com 2023-09-28 09:40:10 【字號 大 中 小】
內容提要
教育家精神的提出,,賦予新時代人民教師以崇高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廣大教師要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高校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為建設教育強國矢志擔當作為。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教育發(fā)展的第一資源。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充分肯定廣大教師為國家發(fā)展、民族振興作出的重要貢獻,,充分肯定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yōu)秀教師“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對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作出深入闡述,賦予新時代人民教師以崇高使命,,為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深刻領悟、全面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學內涵,,努力營造弘揚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圍,,教育、引導,、激勵廣大教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抱負,,自信自強、踔厲奮發(fā),,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教育家精神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寶貴精神財富和重要力量源泉
教育家精神是對我國教師隊伍建設規(guī)律性認識的深化,,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關于教師,、教育相關內容的傳承轉化,,是對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育人經驗的總結與提煉。這一精神的提出,,有利于引導廣大教師涵養(yǎng)精神動力,,矢志投身教育強國建設;有利于社會各界科學理性看待教師職業(yè),,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形成向上向善風尚,,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對教師隊伍建設規(guī)律性認識的深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教師隊伍建設,,站在黨和國家事業(yè)薪火相傳、民族復興后繼有人的戰(zhàn)略高度,,緊緊圍繞新時代教師的師德師風,、能力素質、職業(yè)發(fā)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教育家精神的提出和系統(tǒng)闡述,,賦予新時代人民教師以崇高使命,對新時代教師發(fā)展提出明確要求和殷殷囑托,。從更深層次看,,這既是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理論深化和現實指引,將“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的戰(zhàn)略藍圖更好轉化為打造新時代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的行動指南,;更是對筑牢教育強國根基、凝聚教師工作合力的思想引領,,將尊師重教,、強師鑄魂、優(yōu)師筑夢的濃厚氛圍轉化為推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強大動力,。
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關于教師,、教育相關內容的傳承轉化。中華文明在五千多年歷史長河中,,既孕育了一大批名家大師,,也形成了為人師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師道文化。教育家精神中包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tài)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等內涵,,總結和繼承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教師、教育相關思想的精華,,并對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弘揚教育家精神,,不僅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力舉措,,而且有助于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動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對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育人經驗的總結與提煉,。以“人民教育家”為代表的一大批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延續(xù)老一輩紅色教育家的腳步,不斷書寫賡續(xù)教育家精神的偉大華章,。建設世界一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有世界一流的大師,。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正是對一代又一代大師們育人理念、教學方法,、實踐經驗的系統(tǒng)總結,,更是對他們精神風范、崇高品德,、價值信仰的生動詮釋,,為激勵廣大中青年教師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在教書育人和科研創(chuàng)新上不斷創(chuàng)造新業(yè)績、取得新進步提供力量源泉,。
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道德感召力,、價值引領力、實踐驅動力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這一群體所秉持和具有的信念,、道德,、價值、素質的綜合體現,具有鮮明的道德感召力,、價值引領力,、實踐驅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從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tài)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六個方面對教育家精神作出深刻闡述,,對教師提出全面要求,,具有鮮明的人民性,、科學性,、時代性,、系統(tǒng)性,。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從政治品格層面提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教師來說,,想把學生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背绺呃硐胄拍詈蛨远ㄕ涡叛鍪墙虝?、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教師自己理想信念堅定,,將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轉化為自覺追求,把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作為不懈追求,才能培養(yǎng)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新時代教師必須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自覺把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到教學管理工作全過程,將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扛在肩上,,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融匯在事業(yè)追求中,。
“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從道德人格層面提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老師應該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自覺,,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以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成為被社會尊重的楷模,,成為世人效法的榜樣,。”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教師的職業(yè)特性決定了教師應是道德高尚、具有人格魅力的群體,,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的楷模,。新時代教師要以身作則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榜樣精神激勵學生,,以典范精神鼓舞學生,,以做大先生為終身追求,努力成為“經師”與“人師”的統(tǒng)一者,,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貢獻,。
“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從核心能力層面提出要求,。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職責,。教師要不斷提升育人能力,就既要善于把握不同教育階段的特征與規(guī)律,,也要把握時代,、社會、家庭因素在學生身上的影響與反映,,在溝通理解上多下功夫,,努力發(fā)現每個學生心中那根“獨特的琴弦”。新時代教師要努力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主體地位,,理解學生的觀點與情感,包容學生的缺點與不足,,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安其學,、親其師、信其道,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勤學篤行、求是創(chuàng)新的躬耕態(tài)度”從職業(yè)素養(yǎng)層面提出要求,。成為一名合格教師,,首先要有勤學篤行、求是創(chuàng)新的職業(yè)素養(yǎng),。勤學篤行就要深稽博考,、潛精研思、知行合一,、腳踏實地,,投身科學探索事業(yè),為學術發(fā)展,、科學進步添磚加瓦,。求是創(chuàng)新就要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用新思維,、新觀念、新方法破解教學科研中的難題,。勤學篤行,、求是創(chuàng)新的躬耕態(tài)度,要求新時代教師扎根教育事業(yè),,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始終保有擇一事終一生的信念,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勇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舍我其誰、迎難而上的決心,,積累教育教學智慧,,樂于勇于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新本領。
“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從職業(yè)追求層面提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yè),有愛才有責任,?!苯處熓翘柕紫伦罟廨x的職業(yè),,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對學生的仁愛之心就不可能成為好老師,、大先生,。這要求新時代教師秉持燃燒自我、照亮他人的紅燭品質,,涵養(yǎng)直腰做人梯,、彎腰做人橋、甘當鋪路石子的伯樂精神,,厚植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情懷,追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境界,,用大愛書寫教育人生,。
“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從格局視野層面提出要求,。心系人類前途命運,,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之題,,是教育事業(yè)的重要使命。廣大教師要秉持心系蒼生的情懷,、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傳道弘業(yè)的追求,努力傳承中華文明,、勇攀學術高峰,、增進人類福祉。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從人類發(fā)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fā)展大歷史的思考和研究中,,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培養(yǎng)出有歷史厚度,、未來眼光,、中華氣派、廣闊視野的時代新人,。
打造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的學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有一支優(yōu)秀教師隊伍?!毙聲r代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必須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加強頂層設計與系統(tǒng)謀劃,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中國人民大學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努力在踐行教育家精神、建設教育強國中彰顯擔當,、展現作為,,打造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
堅持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確保黨委和各級黨組織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充分發(fā)揮管方向,、謀大局、抓關鍵的作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tài)工作,,著力引導教師堅定信念和追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積極開展愛校榮校教育,,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紅色資源,,大力營造忠誠團結、敬業(yè)立學,、崇德尚美的教書育人風尚,。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培養(yǎng)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強學科體系改革創(chuàng)新,,打造以健康學術生態(tài)為基礎、以有效學術治理為保障,、以產生一流學術成果和培養(yǎng)人才為目標的大學創(chuàng)新體系,。推動科研管理方式變革,,賦予科研項目團隊和人員更大自主權,實現科研資源的高效配置,,營造靈活,、寬松、便利的科研環(huán)境,。深化評價體系改革,,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人才成長規(guī)律,堅持“破五唯”與“立新標”并舉,,努力實現內涵式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師發(fā)展機制,完善高端人才制度,,強化青年教師培養(yǎng),,構建起梯度合理、后勁充足,、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隊伍,。
完善榮譽表彰體系,激勵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教育強國建設實踐,。更好挖掘和宣傳新時代教師隊伍中的大師,、名師、楷模,,充分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激勵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校園文化和社會風尚,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學術事務決策與管理等方面賦予教師充分的發(fā)言權,,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yè),,讓教師以教為榮、社會以師為尊,。切實解決教師的急難愁盼問題,,讓廣大教師聚焦教書育人主業(yè),施展才華,、奉獻社會,,真正成為教育家精神的弘揚者、踐行者,。
?。ㄗ髡叻謩e為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26日 13 版)